西安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代号对应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共6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读下图,回答2—3题。
2.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
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
3.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 D.3 000m等高线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下图,回答6-7题。
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东西差异表现为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青藏高寒地区垂直差异表现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仅出现在青藏高寒地区
9、能够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指数
读下表,回答10~11题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5408.8 1.6 47.4 51.0 40627
B 11674.4 8.8 50.8 41.0 14908
C 4340.0 19.5 40.0 40.5 6565
D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0、四地中,工业产值最多的是
A .A B .B C . C D . D
1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
A .A B .B C . C D . D
12、工业化阶段三大产业的发展特点是
A、 一、二、三产业都呈现迅速上升趋势
B、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C、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趋势
D、第三产业开始出现
1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C、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14—19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4.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发展速度 B.经济结构
C.经济发展水平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15.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16.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 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
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19.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0.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21、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相比
A、前者的人口一定比后者多 B、前者的范围通常比后者小
C、前者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D、前者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后者大
2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位于中低纬度 D、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23、我国水稻、棉花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这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年降水量多 D.夏季普遍高温
24、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25、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26、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7—29题。
27、A地形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 D.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29、 我国某地形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谷地农业和高原畜牧业,则该地形区位于图示地区的
A. A B. B C. B D. 都不是
30、下列是我国几个不同民族人民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好,水汽又少,晴天多,日照时数也多,太阳辐射最强。”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31-3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
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
B.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
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
D.东线工程水质较好
32.京津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①工农业生产发达 ②水资源浪费严重 ③人均江河径流量较少 ④人少地广,灌溉面积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33~36题。
33.启动西气东输工程最重要的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运输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34.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数量
35.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的目标市场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粤、港、澳
36.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讫点气候类型分别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37-39题
37.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38.“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
39.“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来自
A.金沙江干支流水电 B.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
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 D.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
40.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可以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东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西安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答案栏(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综合题 (共40分)
41、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A是__________(山脉),它的南侧是__________盆地。
(2)C是_________(山脉),它的东侧是______平原
(3)D山脉的西侧是__________高原。
(4)F是_____________(山脉),年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________月零度均温线大致经过。
42、填表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5分)
项 目 秦岭——淮河北侧 秦岭——淮河南侧
热量带
干湿地区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43、读“五大湖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城附近是最重要的 (矿产)产区。
(2)图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享有“钢都”之称的是 。
(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
(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资源条件是 ,交通条件是 ,农业基础好,开发历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
44.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填出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4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一:A的地理坐标( , );A在B的 方向。
图二:A的地理坐标(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 (东、西)半球;B在 (东、西)半球。
图三:A的地理坐标( , );
A在 带(五带);B在 带(五带)。
西安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栏(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A A C D D B D C D C D A D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D A D D B D A D B D B B B B A C D D
二、综合题 (共40分)
41、(8分)(1)天山 塔里木 (2)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3)黄土高原 (4)秦岭 800 一
42、略
43、(8分)(1)铁矿 (2)C 底特律 E匹兹堡 (3)铁矿石 煤炭 (4)钢铁 煤、铁资源丰富 五大湖和运河廉价水运条件
44、(10分)(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西部供过于求,东部供不应求;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能改变上海能源紧张的矛盾,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
45、(9分)图一:A南纬66度34分、 西经65度 西南
图二:A北纬75度、东经145度 B北纬55度、东经165度 东 西
图三:A南纬55度、 西经150度 南温带 南寒带
www.
图一
图二
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