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0-27 10: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欢迎进入地球村特别新闻报道今天是1999年10月12日,现在是北京时间早上9:10,大家早上好,欢迎收看中央一台新闻报道,现在进行特别新闻报道,今天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你知道现在地球有多少人吗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 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
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
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
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
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
占总人数的比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读图4.3,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活 动10030151212人口增长的变化规律: 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规律: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表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快。2.计算下表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0.120.73-0.074.01(1)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队,看看哪 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2)人口增加的国家有哪些? (3)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3.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非洲人口数/亿
1950年:2.2亿
1960年:2.8亿
1970年:3.6亿
1980年:4.7亿
1990年:6.3亿
2000年:7.8亿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例如,某地区面积为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练一练 GO!
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图中每格代表500平方千米,♀ 代表40 000人) AB12500100000080160160000010000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这里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发展较早,历史
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两个地区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从自然条件分析: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亚洲东部是中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南部是印度的恒河平原,欧洲主要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平原,北美洲东部主要是五大湖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定居人口的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课堂小结:一、人口增长的特点。二、人口分布 2.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密度
练习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 出生 率减去 死亡 率来计算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的国家有:( B )
A.尼日利亚 B.德国
C.印度 D.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