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009年10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位置在
A.25°W,23.5°S B.20°W, 23.5°N
C.160°E, 23.5°N D. 160°E, 23.5°S
2.当伦敦O°经线的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 B.上海(120°E附近)
C.洛杉矶(120°W附近)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3.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4.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5.某军舰在东经160°、南纬59°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方向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6.当全球正好是新的一天和过去的一天各占一半的时候,华盛顿(西五区)时间为
A.19时 B.5时 C.12时 D.0时
南极中山站(,)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7-8题。
7.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8.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9-10题。
9.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A.60°S,60°E B.60°S,60°W
C.40°S,40°E D.60°N,60°E
1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C.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1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出发后绕经线圈飞行,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
12.读右图,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
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①飞往②是西北方向,由②飞往③是西南方向
D.由①飞往②是东北方向,由②飞往③是西北方向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完成13~14题。
13.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 西经110°
14.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右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东为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是3330 km。完成15~17题。
15.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 D.170°W
16.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时20分 B.2时40分
C.14时20分 D.3时20分
17.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读右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完成18~19题。
18.此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19.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6时 B.18时
C.5时 D.19时
20.下列四幅图中,关于A相对于B的方向判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D.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21.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22.月球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距太阳远近差异大
B.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无削弱作用,对月面又无保温作用
C.月球体积小吸热散热快
D.月球的公转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23.右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A B.B
C.C D.D
24.近地面的风向一般是
A.与等压线平行 B.与等压线垂直
C.与等压线斜交
D.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25.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6.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不受影响 B.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C.是强烈发展的反气旋 D.台风中心风力最大
27.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8. 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最主要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跨流域调水 D.人工降雨
29.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入黄河上游 B.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
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融水 D.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农田
30. 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31.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寒暖流交汇处很快产生暴雨
B.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C.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寒流影响显著
D.秘鲁附近沿海因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32.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 )
①受低压的影响 ②受高压的影响 ③受气旋的影响 ④受反气旋的影响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33. 喜马拉雅山是由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34. 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有六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C.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D.在北纬30°附近常有东北信风和盛行西风相遇形成的锋面
35. 下列四副图中表示褶皱形成的受力方向正确的是( )
36. 青藏地区的城市和村镇多分布在
A.铁路和公路沿线的经济发达地区 B.山麓和湖畔水草较为丰美的地区
C.盆地边缘或山麓有水灌溉的绿洲上 D.海拔比较低的河谷两岸
37.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8—40题。
3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3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40.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答题卷
一.选择题答案(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综合题(40分)
41.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 (月、日、时)。
42.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10分)
(1)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昼夜长短差最大的是 。看不到北极星的是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时,此时,A、B、C、D四点中 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小值。
(3)A点一年中有 次太阳直射。
(4)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北印度洋的洋流正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 。
43.下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
太阳高度线(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四周沿大圆的方向递减),水平直线表示纬线,
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北京时间为 。
(2)该日北极地区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该现象的范围
是 。
44.读“太平洋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a、b、c、d四个洋流中,直接在盛行风的影响下而形成的是 。
(2)A处为 渔场,形成原因是 。
D处为 渔场,形成原因是: 。
(3)C、D两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不同,C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D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
(4)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是: 。
高新第一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C C C A C C A B B C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A D D B C C C B B A A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B B A D A A D B
二、综合题(40分)
41.(1)60°E 180° (2) 3月22日 4时
42.(1)A C D (2)(30°W,23°26′S) 22 A、B、C
(3)两 (4)快 逆 (5)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43. (1)116°E, 20°N,12时16分
(2) 极昼,70°N及其以北地区
44.(1)a、c (2)北海道 ①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 秘鲁 上升流把深层海水带到表层,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 (3)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4)可加快污染物净化,但使污染范围扩大。
www.
高度(M)
●
6000
A
C
B
D
●
●
●
地面
等压面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