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分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地理训练试题(必修)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第5页的指定区域。
1、热带、暖温带等热量带的划分指标是
A.气温 B.积温 C.均温 D.温差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6、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区域划分的指标一般都是综合性的,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7、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兼跨内、外流区 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8、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0、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1、图一中表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荒山 B.a水田 b旱地 c草地 d林地
C.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D.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荒山
12、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13、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
A.北部的五大湖区 B.东北部工业发达区
C.东西沿海平原区 D.南部和西部地区
14.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昆仑山、秦岭 B.大兴安岭、太行山 C.天山、阴山 D.南岭、武夷山
15.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16、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的时间在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7、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
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18、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突出特点的是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地区发展不平衡
B.地大物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C.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
D.资源相对不足
19、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都是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完成5-7题。
20、“人定胜天”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1、“人定胜天”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时期 B.农业社会时期 C.工业社会时期 D.信息社会时期
22、“天人合一”的思想蕴涵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A.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B.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C.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
23、下列做法违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将“节能降耗”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指标之一
B.许多地区引进发展项目时采用“环境污染”一票否决制
C.大量捕杀候鸟以控制禽流感的传播
D.在我国一些水域实行定期休渔制度
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9-11题。
24、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 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
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
25、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点二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
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观点二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26、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的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不包括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人口持续增长 D.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3-15题。
28、“牧童经济”体现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29、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A.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30、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资源短缺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X”(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第5页的指定区域
31.促进经济的增长就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33.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4. 日本和英国的气候类型相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
35.人地伙伴论的思想体现可持续发展。
36. 一般来说区域的发展经历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37.美国五大湖区的发展经历给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经验。
38.社会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目的。
39.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在800毫米等降水线处。
40区域的划分标准都是以单一指标划分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 综合题
41、右图中, 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读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用4组箭头表示的,
这4组箭头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箭头①②代表人类从 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
以 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人类通过 活动对环境产
生影响。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了的
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又反过来作用于 。
(2)在①②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
是 ;在③④过程中,引起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3)根据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
(4)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选双项)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臭氧层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生态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42、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图二),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A
B C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 , E 。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区。(填字母)
(4)荒漠化最严重的是 区。(填字母)
(5)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6)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填2个方面)
43、读“五大湖地区图”(图三),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市是最重要的 (矿产)产区。
(2)图中B是 市,C是 市,E是 市,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享有“钢都”之称的是 (填字母)。
(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 (矿产)的运输方向。
(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布局方式属 型,
城西分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检测试题答案(必修)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C 6、D 7、A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C 15、C 16C 17D 18B 19B 20B 21C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B 30C
二判断题
31X 32X 33√ 34X 35√ 36√ 37√ 38√ 39X 40X
41、共10分
(1)环境 废弃物 生活、生产 人类社会 (4分) (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有害废弃物质(2分) (3)我们应该树立人地伙伴论思想,即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2分) (4)BD(2分)
42(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1分) 青藏高寒区(1分) (2)昆仑山 祁连山 (3) A (4) A (5)水源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2分) 43、(1)铁矿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C E (3)铁矿石 煤炭(4)钢铁 资源(或煤铁复合体)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勿见笑)
城西分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检测试题答案(必修)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C 6、D 7、A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C 15、C 16C 17D 18B 19B 20B 21C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B 30C
二判断题
31X 32X 33√ 34X 35√ 36√ 37√ 38√ 39X 40X
41、共10分
(1)环境 废弃物 生活、生产 人类社会 (4分) (2)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有害废弃物质(2分) (3)我们应该树立人地伙伴论思想,即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2分) (4)BD(2分)
42(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1分) 青藏高寒区(1分) (2)昆仑山 祁连山 (3) A (4) A (5)水源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2分) 43、(1)铁矿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C E (3)铁矿石 煤炭(4)钢铁 资源(或煤铁复合体)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勿见笑)
图一
班 级 姓 名 考 试 号
图二
图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