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神奇的眼睛(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 神奇的眼睛(要点讲解+当堂检测+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8 16: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学案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要 点 讲 解
要点一 眼睛的视物原理
1. 构造: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组成
2. 视物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要点二 视力的矫正
类型
成像位置
矫正前图例
矫正方法
矫正后图例
近视眼
视网膜前方
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
视网膜后方
配戴凸透镜
经典例题1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A B C D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图。
解析: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本来成在视网膜前的像“后移”至视网膜上,所以当拿走眼镜后,像的位置应当在光屏的前面(图乙中A);要想仍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就需要减小物距从而增大像距,即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适当的距离;若看书,相当于书要离眼睛近一些。
答案:(1)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靠近 (2)A C
要点三 透镜的应用
1. 放大镜
(1)原理: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工作的。
(2)工作过程: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把它放在被观察物体和眼睛之间,适当调节放大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透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物体被放大了的虚像。
经典例题2 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 小于10cm B. 大于10cm小于20cm
C. 大于20cm D. 等于10cm
解析:乙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此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那么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小于10cm,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 照相机
(1)构造
主要由镜头(凸透镜)、胶片和暗箱三部分组成。
(2)主要部件的作用
①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成像的作用。
②胶片相当于光屏,用来记录镜头所成的像。
③原理: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来工作的。
④工作过程: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后,光线会聚在镜头后的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人或物)的倒立、缩小的像,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加以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了。
经典例题3 用照相机给小丽同学照了张全身像后,又给小丽照了一张半身像。有关胶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身像与全身像相比较,像变大了
B. 半身像与全身像相比较,像变小了
C. 全身像的像是放大的,半身像的像是缩小的
D. 这两次像都是放大的
解析: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不管是全身像还是半身像都是缩小的;照全身像时小丽距离镜头较远,成的像较小,所以半身像中的像比全身像中的像大。
答案:A
3. 显微镜
(1)构造
主要由物镜、目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
③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物(载物片)的平台。
④反光镜:通过反光提高载物片上物体的亮度。反光镜有两面,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会聚更多的光线,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反光。
(2)工作原理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被观察物体放在物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通过物镜所成的像刚好位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再通过目镜这个放大镜成正立(相对物镜所成的像)、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应用
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倒立、放大的虚像,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物体。可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
4. 望远镜
(1)结构
望远镜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焦距比较长。
②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比较短。
(2)工作原理
①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通过目镜这个放大镜成正立(相对物镜所成的像)、放大的虚像。
②视角: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张角,物体对眼
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都有关。视角越大,物体越容易被看清。
③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视角变大,远处物体经物镜成的像离眼睛很近,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很大。
④望远镜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亮度增加。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我们观察远处物体的亮度大大增加。
经典例题4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选填“望远镜”“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
解析:由题图可知,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是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答案:望远镜 放大镜
当 堂 检 测
1. 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 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凸透镜 D. 近视眼 凹透镜
3. 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显微镜、放大镜 B. 放大镜、放大镜
C. 显微镜、显微镜 D. 放大镜、显微镜
5. 如图所示为小云同学将两纸筒M、N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 (选填“虚”或“实”)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M、N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像。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甲 乙
7. 观察图中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
(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
(2)如果保持胶片与银幕的位置不动,想在银幕上成一缩小的像,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银幕。
当堂检测参考答案
1. B 2. D 3. D 4. A
5. 实 变大
6. 虚 实 远离
7. (1)漫反射 (2)靠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