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7页《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难点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气球图片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课堂生成
调整建议
一、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师:小明生日到了,许多小朋友都给他送来了礼物,你们瞧,一共有多少个礼物盒?你是怎样算的?
师:不论怎样计算,同学们都是按照大小、颜色分类之后再计算的。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分类的?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师:周末小朋友来到游乐场,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买的什么样的气球呢?
(课件出示:小朋友手里拿着漂亮的气球)。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听清老师说的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3、学生汇报。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分类的时候是一推一堆放的,还有的同学和他们小组的不一样的吗?到前面学生板贴,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学生汇报。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师: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4、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师:如果增加一个心形的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生回答。那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生回答。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心形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心形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我们刚刚主要是按照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的,那还可以怎样分呢?生回答。5、小结:以上我们是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的。在分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是按什么来分的,这也就是分类的标准,然后同学们再动手进行分类,这样就能快速准确的把要分的物体分好了,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把它记录下来。同学们听懂了吗?(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1、尝试用图表记录分类结果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师:我们刚刚说了几个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看他们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 生答略。(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呢?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3、体会不同情境下分类标准的选择。A情景:发现王国门口买票?????????????????????
B情景:戏水乐园??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和家长们到了发现王国,他们应该怎样买票呢?那到了戏水乐园呢?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1、那根据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2、那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小书包,看谁动作快,动作还轻,不影响其他说的同学,能做到吗?好现在开始。学生汇报。
同学们刚刚说都非常好,我们今天学会了分类与整理,分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是非常多的,学会了分类,同学们可以自己整理房间、整理书包。你们都学会了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生1:9个,3个大的,6个小的。
生2:9个蓝色的4个,红色的5个。
生:超市、垃圾、水果店、玩具店等等
生:圆形一类,心形一类,糖葫芦形一类。分的很好。教师贴图片板书。
生:整齐、清楚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生: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下的内容, 首先在课件上出现了几个礼物盒,有大有小,有粉红有蓝,提出的问题是礼物盒有多少个?怎么算出来的?
生1:6个,三个大的,三个小的。
生2:6个,粉色的2个,蓝色的4个。
生3:6个,上面2个,下面4个。
师:不论怎么计算,大家都是分类以后计算的,生活中有什么分类呢?
生4:超市、面包店都有分类。
生5:动物园的动物分类了。
生6:玩具店里的玩具也分类了。
师出示了超市的照片。师:苹果、西瓜、桃子为什么都放在了一起?
生1:都是水果。
生2:分类了好找。
导入的环节和以前教学不一样了,这个环节中不仅仅导入了分类,而且和解决问题有了联系,这是修订后教材改变的地方,体现了新修订课标“四基”和“四能”的思想,这是需要所有老师高度重视的。】
其次,探究气球分类的问题。教师课件上出示了三组气球,数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
师:谈谈你们准备怎么分类?
生1:我按颜色分类。
生2:我按形状分类。
师:按形状分一分,用水彩笔记录下来。
生3:我按照形状分的,分成了圆形、糖葫芦形、爱心三种。
师: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不用数怎么一下就知道了?
生4:爱心形最多有5个,糖葫芦形的有3个。
生5:把他们一一排出来就知道谁多谁少了。长的就多,短的就少。
师:是不是排的一样长就一样多呢?教师随即调整了疏密程度。
生6:排出来,再在后面写上数字,一看就知道了。
师:上面画一个图形,下面写一个数字也可以知道,这样可以制作成一个表格。
生制成了象形统计表。
师:再增加一个蓝色的圆形气球和兔子形状的气球,你该怎么办?
生1:按照形状放上去。
生2:统计表格也要修改。
生3:兔子形状的气球以前没有,现在要把兔子形状的气球放在旁边了。
生4:按照颜色分,可以把兔子的放在粉色里面。
这个环节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积累了统计的思想,并有象形统计表和统计图形成。在后面新添加的两个气球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建构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环节气球的分组是多余的,既然分类,都混在一起增加了挑战性,也对孩子有难度,而且一眼也看不出来,对分类和整理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