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时间与数学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时间与数学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8 12: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日历中包含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初步感受集合思想,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难: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提高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师: 这是什么?2016年的日历,其实日历中间还包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时间与数学”,一起来看一看日历当中还有那些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板书:时间与数学
(二)新课探究
1.设立疑问,引出新课
师:奇思想利用12月份的一天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那么到底哪一天去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那一天去?
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在全家都休息的那天去比较合适,觉得周六周日去比较好,但其实奇思的父母和我们休息的方式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奇思一家人的休息方式是怎样的。
出示PPT,默读这段文字。
2.初步感受,获得新知
(1)读完,你能说说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吗?(父亲每工作三天后休息一天)那这句话呢?(母亲工作1天后休息一天)
(2)学生拿出学力单 ,在日历表中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
(3)汇报,点学生说出标出的父亲休息日。
(4) 父亲的休息日。说说你从父亲的休息日中发现了什么?
点人回答(横着看依次加4,斜着看依次加8)
(5)师:找到了父亲的,我们再来找母亲的。大家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
(6)汇报。母亲的休息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点人回答(横看依次加2,竖看加7,斜着看加8)
(7)师:我们找了父亲的,母亲的,还差谁的啊?(奇思)现在大家就再日历中用√标出奇思的。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刚好是两竖条,竖看加7)
3.整理信息,再获新知
(1)刚刚我们已经分别找出了爸爸、妈妈和奇思的休息日,那你能不能看着这个日历表找出某两个人共同的休息日?
回答(父母的共同休息日、父子的共同休息日、母子的共同休息日)
(2)师:我们就先来找找父母的共同休息日,在找之前,我想请大家先思考,父母的共同休息日,怎么找,找什么。
(3)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4)集体交流。抽生回答。(在日历表中找出既标有代表父亲休息日的△,又有代表母亲休息日的○,在日历表中依次的找)
我们除了用符号法找到共同休息日还可以用集合圈来找到
(5)板书父亲的休息日,师:这都是父亲的休息日,我们把它们用一个圈来集合起来,表示同一类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我们把这样的一个圈叫做集合圈。母亲和奇思的
(6)学生独立完成父母、父子的共同的休息日和母子的共同的休息日。
(7)汇报,说清楚你是怎么找的。
(8)师:大家看,我们找了父母的、父子的、母子的共同休息日,最后还要找谁的?(全家的共同休息日)
(9)找出全家的共同休息日,你除了从日历表中找,你能从刚才我们写的这三个集合圈中找吗?你会从哪两个集合圈中找,为什么?
(10)师:现在我们找到了全家的休息日,你能帮奇思解决他的问题吗?他到底应该那一天去动物园玩?
4.小结
师:刚才我们经过“整理信息-----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奇思解决了难题,奇思非常的感谢大家,我相信你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下面我们就看看日历当中还有什么秘密,看看大家能否发现。
(三)应用新知
1.出示PPT,学生观察用颜色框框起来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左边的横着看相差1,右边的竖着看相差7)
2,观察用红色框框起来的4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点人回答。(横看相差1,竖看相差7,斜着看和相等)
老师小结:我们观察的时候,先横着看,再竖着看,看了差再看和,所以我们要“有序的观察和思考”。板书:有序的观察和思考
观察用框框起来的9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自由回答。
(横看差1,竖看差7,斜着看和相等,十字看和相等)
6、猜一猜
(四)回顾小结
师:你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
(五)板书
时间与数学
父母的共同休息日
集合圈 有


父子共同休息日 全家的共同休息日 观



母子共同的休息日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