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去奶奶家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去奶奶家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8 13:0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去奶奶家》教学设计
执教者:大连软件园双语学校 肖赛男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乘法和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直观图示,通过细致观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后的一节解决问题课。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线段图,因此这节课不要求所有学生都会画线段图,而是定位在让学生感受示意图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结合“去奶奶家”的具体情境,学习综合运用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繁为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信息丰富的情境图中读懂图意。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利用示意图化繁为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环境,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淘气在假期跟爸爸妈妈去了奶奶家。今天我们就跟淘气一起解决去奶奶家路上的数学问题。
探索新知
说一说,在情境图中读懂图意。
【出示情境图:淘气去奶奶家需要先乘4时火车,在新站换车,再乘2是的汽车。】
[信息技术:用课件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抛出3个问题,帮助学生在信息丰富、相对复杂的情境图中读懂图意。学生对应相关信息边指边说,说清每一段路线乘坐哪种车以及它们的行驶速度和行驶时间,为下面用图示表示做好准备。]
师:你能从图中读懂淘气去奶奶家是怎样乘车的吗?
生:淘气先乘4小时的火车,在新站换车,再乘2时的汽车。
师:淘气在哪里换车,谁能到前面指一指?
乘火车是哪一段,乘汽车是哪一段?
生指。
师:图中还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火车每时行115千米,汽车每时行45千米。
师:谁能完整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先在组内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好吗?
师:谁能到前面指一指,完整的说说数学信息。
画一画,化繁为简突出重要信息。
【解决问题(1):3位同学通过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你能看懂吗?与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因为班级学生基础较好,所以我在学生找出情境中所有数学信息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再组织交流、展示,最后比较、总结。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按照“由繁到简”的层次,并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示意图逐步抽象化的过程。这样,既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和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筛选数学信息,用简洁的图示呈现出来,也为后面的学习画线段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你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把淘气去奶奶家的乘车路线更简洁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活动要求:
画出淘气去奶奶家的乘车路线并完整地表示出数学信息。
小贴士:图中信息要与原图相符。
线的长短与数值基本一致。
美观大方
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A4纸上画一画,为了能让同学们看清楚,图要按照纸的大小来画,可以先用铅笔画,再用勾线笔描一下。
展示交流:
展示曲线图。
师:这幅图你能看懂吗?能不能表示原图的意思,谁到前面讲一讲。
划掉的线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不画?为什么?
生:不是去奶奶家的路线,是多余的线。
这幅图跟原图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去掉了多余的路线。
有没有补充?
生1:去掉了中间站点。
师:为什么可以去掉?
生2:黑白线可以画成黑线。
师:不画黑白线还能知道是火车行驶的路线吗?
生3:可以,这里写了火车行驶的信息。
图中有一些信息与乘车路线无关,它可能会干扰我们读数学信息。我们来看看那些可以去掉。与原图非常相似,比原图简洁。
我们来总结一下图中哪些可以去掉。
[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一一去掉图中与题意无关的部分,体现出示意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示意图逐步抽象化的过程。]
这幅图跟同学们画的看起来差不多了,它跟原图表示的信息一样吗?缺少什么?
生:缺少数学信息。
展示折线图。
师:他画的和原图不太一样,能表示原图的意思吗?
这幅图与第一个同学画的有什么区别?
生:用一条折线表示各段行程,比第一幅更简洁。
展示线段图。
师:这位同学的作品你能看懂吗?跟原图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能表示原图的信息吗?
这幅图也能表示原图的信息。跟前两幅比,你有什么感受?
生:用线段表示路线,不仅方便画,也便于观察,更容易看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师:看看你的路线图,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小结:刚才三个同学都用自己画的图表示了淘气去奶奶家的乘车路线,以及其中的数学信息。这样的图叫示意图:刚才有同学说这些图怎么样?能更简洁、更清楚地表示数学信息。
示意图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图的数量关系,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标一标,结合图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2):淘气9:00乘火车出发,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新站的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
[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在原图中标注或是在示意图中标注。标完后让学生展示在图中标注的位置,并说一说是怎样确定这个位置的。学生的方法会是多样的。展示后再追问:在不同的图上标注这个位置,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会很快在示意图,尤其是线段图中标出路段的中点,让学生初步感受示意图对解决问题的帮助。]
理解题意。淘气乘火车4时到新站,标出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的位置。
学生标出位置。
活动要求:
用“△”在原图或示意图上标出火车的位置。
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可以在原图上标注,也可以在你画的示意图上标注。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
请一个在原图上标的同学讲讲你的方法。
2时是4时的一半,所以2时后火车约在淘气家到新站一半的位置。一共19个黑白格加1个白格,从淘气家数出9个黑白格,在下一个黑白格的黑格处就是淘气家到新站一半的位置。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展示估计的方法。
请在折线图上标的同学讲。
生:我用尺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算出中点。
师:用尺量很严谨,不错。如果不量能不能马上找到中点?有其他方法吗?
生介绍估计的标注方法。
师:因为这条线是----直的,找中点好找吗?比在原图中弯弯曲曲的线怎么样?用估计的方法也找得很准。
生介绍在线段图上是怎样标注的。
师:在不同图上标这个位置,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在直线段上标注比弯线快,不用量也能准确找到中点。
师:同学们,看看你标注的位置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刚才在原图上标注的同学也在你的示意图上试一试。
看,示意图又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
看看下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
算一算,巩固乘法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3):淘气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示意图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实际意思,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将每个算式对应所表示的图,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示意图对解决问题的帮助。]
你能通过在示意图上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帮你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请同学到前面来,把算式结合示意图说一说。
师:指一指每一个算式求得是哪一段。
生指图说明。
师:你为什么选择线段图?
生:在线段图中找数学信息更加清楚。
师:在找数学信息时你喜欢用那幅示意图,为什么?
小结:看来示意图不仅能让我们方便的画出原图,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出数学信息,看起来更简洁清楚,而且还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你觉得示意图好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你愿不愿意和示意图交朋友?
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画示意图,它能简洁清楚地表示数学信息。
师:哪幅示意图你最喜欢,为什么?
生:线段图,画起来方便,找数学信息更快更清楚。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多收获,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交流。这节课就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