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树
水西学校 柴小娟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6-37页:植树。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加上本单元第一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积是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第三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学习,因此,本节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比较高的,学习经验是丰富多样的,学习困难相对较低。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强,孩子们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对于抽象的计算学习仍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本单元所呈现的小棒、点子图等直观模型。进入三年级后,学生正逐步经历性格和习惯的转变,很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引导和调控。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够迅速正确地计算。教学准备:教具: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
12÷3=?? 81÷9= 20÷4=
30÷6= 45÷9= 18÷3=
说出其中一道算式的含义(指名说)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 大家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今年的植树节,光明小学三个班的学生到山坡上去植树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今天我们就通过植树学习新的知识。(板书课题:植树) 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回答)??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求“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实际上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板书算式:36 ÷3=
怎样算出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设计思考:教师提供本课的主题图的画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2、探究算法
(1)(出示课件)用小棒分一分。36根小棒,笑笑先把3捆小棒平均分,每班分1捆,也就是10根小棒。再把6根小棒也平均分,每班分2根。10根加2根就是12根。我们可以用这三个算式表示笑笑分小棒的过程。30÷3=10???? 6÷3=2????? 10+2=12
(2)直接口算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3得1,把1写在十位上;再用被除数个位上的6除以3得2,把2写在个位上,这样就算出了得数是12。质疑:为什么要把1写在十位上?(让学生明白算理)这里的1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要把1写在十位上。(设计思考: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倡导算法多样化,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且不固定计算思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三(1)班共有48人参加植树,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可以通过画圆圈来表示人数,解答问题。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列算式分布解答。
40÷4=10 8÷4=2 10+2=12
4、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让学生尝试照算式举例。
(课件演示找规律的过程)
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让学生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第37页“练一练”1-5题。(设计思考: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在练习中,让学生解决多信息,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根据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口算方法。有想乘法算除法;有直接用除法口算;还可以用小棒帮助算。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下课以后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