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 作业2.5 电功率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1 作业2.5 电功率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18 09: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电功率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家用电器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能效标准、推广能效标识制度来提高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如图是某型号空调的能效标识.其中,能效等级是依据能效比来划分的,目前中国的能效等级根据能效比由高到低依次分为1、2、3三个等级.能效比是指空调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制冷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若空调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制冷,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能效比大的空调输入功率大
B.在能效比相等的情况下,制冷量大的空调输入功率小
C.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能效比大的空调制冷量大
D.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制冷量大的空调能效比小
C [由题意能效比是指空调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制冷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设能效比为k,制冷量功率为PQ,空调输入功率为P,则PQ=kP.在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由PQ=kP可知,能效比大的空调输入功率小.故A错误;由PQ=kP可知,在能效比相等的情况下,制冷量大的空调输入功率大.故B错误;由PQ=kP可知,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能效比大的空调制冷量大.故C正确;由PQ=kP可知,在输入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制冷量大的空调能效比大.故D错误.]
2.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时,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为2R,电流为,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  )
A.4Q B.2Q
C.Q D.Q
C [根据焦耳定律知Q=I2Rt,Q′=()2·2Rt,故Q′=Q,C正确.]
3.有一只电风扇,标有“220 V 50 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 Ω,把它接入220 V的电路中,以下几种计算时间t内产生热量的方法,正确的是(  )
A.Q= B.Q=Pt
C.Q=()2Rt D.以上三种方法均正确
C [对纯电阻电路电热的计算可用Q=UIt=I2Rt=,而电风扇工作时不能看成纯电阻电路,故电热计算要用Q=I2Rt计算,而电流计算I=用于任何电路,所以C项正确.]
4.粗细均匀的金属环上,A、B、C、D四点把其周长四等分,如图所示,当A、C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圆环消耗的电功率为(电源内阻不计)(  )
A. B.
C.P D.3P
A [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金属环每一等份的电阻为R,则当A、C点接入电路中时总电阻R1=R.当A、D点接入电路中时总电阻R2==,由功率公式P=,U=E,得到P2∶P1=R1∶R2=4∶3,又P1=P,得到P2=.选项A正确.]
5.灯泡L1、L2分别标有“24 V 12W”、“12V 12 W”的字样,将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入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若要保证两个灯泡不损坏,则(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  )
A.电源电压U的最大值为30 V
B.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为P1∶P2=1∶4
C.灯泡L2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U之比为1∶3
D.电源电压U为36 V时,灯泡L1、L2均能正常发光
A [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I1= A=0.5 A,I2= A=1 A;由I=可得,两灯泡的电阻:R1= Ω=48 Ω,R2= Ω=12 Ω;因要保证两个灯泡不损坏,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1=0.5 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的最大电压U=I(R1+R2)=0.5 A×(48 Ω+12 Ω)=30 V,故A正确;当电源电压U为36 V时,灯泡L1、L2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P=I2R可知,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故B错误;由U=IR可知,灯泡L2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故C错误.故选A.]
6.如图所示,有一内电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 V 60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 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 W
C [灯泡能正常发光,说明电解槽和灯泡均分得110 V电压,且干路电流I=I灯==A,则电解槽消耗的功率P=P灯=IU=60 W,C正确,A错误;电解槽的发热功率P热=I2R内=1.3 W,B错误;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220× W=120 W,D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 V,内阻r=0.6 Ω,电阻R2=0.5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 A,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试求:
(1)电阻R1和R3的阻值;
(2)当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2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1)R3== Ω=2.0 Ω
由E=I3(R1+R3+r)
代入数据有6.0=1.5(R1+2.0+0.6)
解得R1=1.4 Ω
(2)S闭合后,
R总=R1+r+=2.4 Ω
电压表的示数U=×
=×0.4 V=1.0 V
R2上消耗的功率P2== W=2.0 W.
[答案] (1)1.4 Ω 2.0 Ω (2)1.0 V 2.0 W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1.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标识不清的小灯泡L1的U-I图线,将L1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时,L1恰好能正常发光.若将相同材料制成的标有“3 V,20 W”的灯泡L2与该电源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的内阻 Ω
B.把灯泡L1换成L2,L2可能正常发光
C.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D.把灯泡L1换成L2,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小
C [由图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E=4 V,图线A的斜率大小表示电源的内阻,则r= Ω=0.5 Ω,故A错误;灯泡与电源连接时,A、B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的工作状态,则知其电压U=3 V,I=2 A,则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3 V,功率为P1=UI=6 W.把灯泡L1换成“3 V,20 W”的灯泡L2,不能正常发光,而由P=知:灯泡L2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2===0.45 Ω,灯泡L1的电阻为R1== Ω=1.5 Ω,则知正常发光时灯泡L2的电阻更接近电源的内阻,但是这里灯泡并没有达到正常发光,此时L2的电阻是不确定的;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变大,可能相等,也有可能变小,故B、D错误,C正确.]
2.如图所示为汽车蓄电池与车灯(电阻不变)、电动机组成的电路,蓄电池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只接通S1时,电流表示数为10 A,电压表示数为12 V;再接通S2,启动电动机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变为9 A,则(  )
A.蓄电池的电动势为12 V
B.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34 A
C.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25 A
D.此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00 W
C [只接通S1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12+10×0.05=12.5 V,故A错误.车灯的电阻为R灯== Ω=1.2 Ω,再接通S2后,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电动机=-I′= A-9 A=25 A,故B错误,C正确.此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M=U′·I电动机=I′R灯·I电动机=9×1.2×25=270 W,故D错误.]
3.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一定减小
B.R0的功率一定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由图可得电流表测量总电流,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左右两侧的电阻并联后与R0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并联电路的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故并联电路和R0串联后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并联电路和R0串联后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即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那么,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故电流表的读数I先减小后增大,R0的功率I2R0先减小后增大,故A、B错误;设外电路的电阻为R,那么R先增大后减小;故电源的输出功率P=I2R=R=E2=E2;由R先增大后减小可得:若R>r,则R+先增大后减小,故P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4.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平衡车,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中标准里程是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测试所得,则该电动平衡车(  )
最大速度
20 km/h
充电器输出电压
63 V
舒适速度
15 km/h
充电器输出电流
1 100 mA
标准里程
22 km
电池组总容量
3.75 A·h
A.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为700 W
B.充满电后以舒适速度能行驶3 h
C.以舒适速度行驶时百公里耗电能约1.1 kW·h
D.电池从完全没电到充满电所需的时间约2 h
C [1 100 mA=1.1 A;充电器的输出功率P=UI=63×1.1=69.3 W.故A错误;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的标准里程为22 km,舒适速度为15 km/h,则满电后以舒适速度能行驶t= h≈1.5 h,故B错误;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电池的容量是3.75 A·h,充电的电压为63 V,则充电消耗的电能E0=qU=3.75 A·h×63 V=236.25 W·h,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的标准里程为22 km,所以以舒适速度行驶时百公里耗电能约×236.25≈1 100 W·h=1.1 kW·h,故C正确;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电池的容量是3.75 A·h,即q=3.75 A·3 600 s=13 500 C,充电器输出电流为I充=1 100 mA=1.1 A,所以充电的时间为t===12 273 s≈3.4 h,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26分)
5.(1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0.5 Ω,“10 V 20 W”的灯泡L与直流电动机M并联在电源两极间,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M=1 Ω,求:
(1)流过内阻的电流为多少?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3)电源的效率为多少?
[解析] (1)设流过灯泡的电流为IL,则
IL===2 A
内阻r的电压Ur=E-UL=12 V-10 V=2 V
流过内阻的电流为I===4 A.
(2)设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M,IM=I-IL=(4-2) A=2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M总=IMU=2×10 W=20 W
电动机线圈的热功率为PQ=IRM=22×1 W=4 W
电动机输出功率为:PM出=PM总-PQ=(20-4) W=16 W.
(3)电源的效率为η=×100%=×100%=83%.
[答案] (1)4 A (2)16 W (3)83%
6.(14分)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学生的膳食结构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妈妈为了改善小红的早餐营养,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是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动机是用来带动刀头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的,额定功率是200 W.R是加热电阻,额定功率是1 100 W.图乙、丙是此豆浆机做一次豆浆时的工作信息.小红妈妈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 kg,求:
(1)豆浆机的加热电阻是多少?
(2)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3)从第6 min至第9 min,豆浆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豆浆=4.0×103 J/(kg·℃)]
(4)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解析] (1)由P=可得,加热电阻:
R== Ω=44 Ω.
(2)由P=UI得:
I== A=5 A.
(3)由图丙可知第6 min至第9 min豆浆的温度从70 ℃加热到100 ℃,则豆浆吸收的热量:
Q吸=c豆浆m(t-t0)=4.0×103×1.5×(100-70) J=1.8×105 J.
(4)由图乙可知电动机的功率PM=200 W
由图丙可知,加热时间tR=11 min=660 s,电动机工作的时间tM=2 min=120 s
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
W=PRtR+PMtM
=1100×660+200×120
=7.5×105 J.
[答案] (1)44 Ω (2)5 A (3)1.8×105 J
(4)7.5×1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