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03 16:09:00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
课题
海陆变迁
教学目标
动画演示了解地球上海陆的变化,并用实例说明。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要点
海陆的变迁、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
大陆的漂移,板块构造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讨论、合作 、演示
教学材料
课件、七大洲轮廓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flash沧海桑田
说明地球上陆地海洋是变化的
新授:
一:沧海桑田
 活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
出示图片
老师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的原因,人类的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
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地球上的海陆局部会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是不是也在发生着改变呢?
老师迅速摆好七大洲图
怎样证明它们曾经是一块大陆?
三、板块的运动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三个观点:
六大板块
运动的两种方式:张裂运动、碰撞挤压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四、拓展:
按照板块移动的方向及速度预测2.5亿年以后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观看flash
学生分析原因
举手发言
是谁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假说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找出相吻合的两个洲,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列举证据。
从故事中有什么启示?
主要观点是什么?
1.找出六大板块,说出名字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2.运动的方向
活动两种方式产生的结果
学生分析回答
分析我国地震带的分布、及印度洋海啸
学生上台摆七大洲四大洋的地图。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动手能力
通过读图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