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上第4章图形的认识单元测试卷(培优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是平面图形的是( ?)
A.?长方体 B.?圆锥体 C.?圆柱体 D.?圆
2、下列有关作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延长直线AB B. 延长射线OM C.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 D. 画直线AB=3cm
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AE也可以表示为∠A
B.?∠1也可以表示为∠ABC
C.?∠BCE也可以表示为∠C
D.?∠ABD是一个平角
4、平面上有任意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 )
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 无数条
5、如图,下列不正确的几何语句是(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B.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
C.射线AO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D.线段AB与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
6、如图,把一段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段,其理由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比曲线短
C.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 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
A. 美 B. 丽
C. 肇 D. 庆
8、下列各图中,线段a,射线b可以相交的是(? )
A. ①②④ B. 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9、有下列生活,生产现象:
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③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④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
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如图,射线AB与AC所组成的角不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
A.?∠1 B.?∠A C.?∠BAC D.?∠CAB
11、如图,射线OB、OC将∠AOD分成三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
B.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
C. 如果∠AOB<∠COD,那么∠AOC<∠BOD
D. 如果∠AOB=∠BOC,那么∠AOC=∠BOD
12、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n?1 B.?4n?3
C.?4n+1 D.?4n?1
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要把一根木条在墙上钉牢,至少需要__________钉子,其中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48°39′+67°33′=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个角是70°29′,则这个角的余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若∠BOD=100?,
则∠AOE=____________度。 (16题)
17、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20?,则这个角的______________
18、点C在射线AB上,若AB=3,BC=2,则AC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8分)
19、计算(每题3分,共6分)
48°39′+67°41′-37°12′11″ (2)32°45′20″×4-40°35′50″
20、(8分) 如图,平面上有四点A. B. C.?D,读下列语句,并画出符合下列所有要求和图形:
(1)画直线AB;
(2)画射线BD;
(3)连接BC;
(4)线段AC和线段BD相交于点O;
(5)线段AO经过点E;
(6)延长DE交AB于点F.
21、(6分)如图所示,已知∠AOB=120?,∠AOC是直角,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DOE的度数。
22、(8分)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28?,求∠BOD的度数。
23、(8分)已知如图,∠BOC=2∠A0B,OD平分∠A0C,∠BOD=21?,求∠AOB的度数。
24、(10分)如图所示,若将类似于a、b、c、d四个图的图形称做平面图,则其顶点数、边数与区域数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观察图b和表中对应的数值,探究计数的方法并作答。
(1)数一数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多少个区域并填表:
图 a b c d
顶点数(S) 7
边数(M) 9
区域数(N) 3
(2)根据表中数值,写出平面图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3)如果一个平面图有20个顶点和11个区域,那么利用(2)中得出的关系可知这个平面图有_________条边。
25、(12分)(1)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5,BC=5,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
(2)根据(1)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BC=a,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3)若把(1)中的“点C在线段AB上”改为“点C在直线AB上”,其它条件不变,结论又如何?请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D 2、C 3、C 4、C. 5、C. 6、D.. 7、D 8、B 9、C 10、B. 11、D 12、B
13、两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4、116°12′ 15、19°31′ 16、40? 17、 75° 18、1或5
19、(1)79°7′49″ (2)90°25′30″
如图所示: 21、解:∠AOB=120?,∠AOC是直角,即∠AOC=90°,
OE平分∠AOC,
则∠COE=45?,∠BOC=∠AOB?∠AOC=120??90?=30?
∵OD平分∠BOC,∴∠COD=∠BOC÷2=30?÷2=15?, ∠DOE=12∠BOC+15?=60?.
.
22、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
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
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4?.
23、解:设∠AOB=x?,则∠BOC=2x?,
∵OD平分∠A0C,∴∠AOD=1.5x?,
∵∠BOD=21?,∴1.5x?x=21,解得x=42,∴∠AOB=42?.
24、解:(1)
图? ?a b? ?c ?d
?顶点数(S) ?4 ?7 ?8 ?10
?边数(M) ?6 ?9 ?12 ?15
?区域数(N) ?3 ?3 ?5 ?6
观察表中数据可得;4+3?6=1,7+3?9=1,8+5?12=1,10+6?15=1
∴S+N?M=1;(或顶点数+区域数一边数=1)
(3)由(2)得:边数=顶点数+区域数?1=20+11?1=30.
25、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C=12AC=12×15=152,NC=12BC=52,
∴MN=MC+NC=10.
(2)MN的长度是. 已知线段分成两部分,它们的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原来线段长度的一半。
(3)分情况讨论:当点C在线段AB上时,由(1)得MN=12AB=10;
当点C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MN=MC?NC=12AC?12BC=12AB=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