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范进中举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范进中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8 15: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 ● (设计者:周建平,本设计获安徽省铜陵市公开课一等奖,有改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对比、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通过个性化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设计并印发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
2.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自读课文进行预习。
3.学生每人准备一支双色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故事】讲述《儒林外史》中有关吝啬鬼严监生的故事,辅以生动的表情和动作,使学生明确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从而引出本课出处《儒林外史》,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提示:概括文章内容时主要体现人物、事件两个要素。
【学生回答】本文写了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张乡绅等对待他的态度的变化。
【教师点评】你概括得非常全面,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都比较到位。本文主要描写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各色人物,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描写范进、胡屠户和张乡绅最精彩的片段,仔细品读,做好批注,体会它的妙处。
【学生自主学习】跳读课文,圈画批注,用心体会。
三、分组研讨,课堂交流
【提出问题】范进中举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众人在中举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先自己阅读思考,然后分组讨论和赏析,1、3、5、7组集中讨论第一个问题,2、4、6、8组集中讨论第二个问题,将讨论的结果简明扼要地记录在自己的学案上,准备展示。
【学生展示】范进中举前地位低下,显得唯唯诺诺;中举时因为过度激动而疯了;中举后就挺直了腰杆儿,说话也打起了官腔。
【学生展示】我们小组认为“范进中举时欢喜得疯了”这部分写得最精彩。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
【提出问题】你能告诉同学们,范进中举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吗?
【学生回答】喜极而疯!
【提出问题】在这个片段中,有两句语言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学生回答】我认为第一句声音应该高一些,第二句声音应该低一些。因为刚开始知道,心情应该特别高兴。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
【学生回答】我认为第一句声音应该低一些,第二句声音应该高一些。因为刚开始知道,还有些出乎意料,像是在喃喃自语;而疯走上街,则是高兴得得意忘形,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中举了。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
【提出问题】作者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
【学生回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教师小结】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那么,范进的疯病是怎样治好的呢?
【学生回答】是他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给打好的。
【教师小结】多么富有戏剧色彩的情节,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描写啊!这无疑是作者给了腐朽的封建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下面咱们再来交流第二个问题。
【学生回答】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的称呼改变了。开始称他是“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癞蛤蟆”,后来称他是“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以前是骂范进,后来是赞范进。
【学生回答】开始是瞧不起范进,后来是讨好范进。你看,前面写的是“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后面又写“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教师点评】你能在细节中有所发现,这说明你是一个读书仔细的同学。“腆着肚子去了”的“腆”是什么意思?谁能把屠户的这种样子表演出来?
【学生回答】就是“挺着”的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模仿胡屠户“腆着肚子”走路的样子。
【教师点拨】把肩部拉开,挺起腹部而不是胸膛,步子迈得慢一些。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含糊。一看还真有点胡屠户的样子。后面,胡屠户扯衣服的细节,哪两个同学试着表演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胡屠户扯衣服”的细节。
【学生点评】头还不够低,腰还不够弯,步子迈得大。
【学生活动】学生修正动作。
【提出问题】范进中举前后,张乡绅有变化吗?
【学生回答】中举之前,张乡绅不见人影;范进中举之后,他来拉拢,套近乎,送房送银。
【教师点评】“拉拢”这个词用得非常棒。刚才有个同学说中举前张乡绅不见人影,那么我们就假设“范进进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张乡绅,你用几句话描写他们见面的情形。请同学点评。
【学生展示】范进遇见了张乡绅,紧走几步,说:“张乡绅……”只见张乡绅袍袖一甩:“哼,穷秀才。”
【学生点评】“袍袖一甩”真形象,只是“张乡绅”的称呼用得不够得当,可以改为“老爷”。
【学生展示】范进遇见了张乡绅,赶紧走上前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爷……”。等他抬起头来,眼前没了人影。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补充,可以看出张乡绅是瞧不起中举前的范进的。从胡屠户和张乡绅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众生相?
【学生回答】趋炎附势。
【提出问题】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黑暗的封建科举制度。
【教师小结】作者就是通过刻画范进、胡屠户和张乡绅等人物形象来表现这种社会现实,来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的。
四、拓展训练
【投影展示】中举后的范进还会有哪些变化?假如日后的范进做了官又会如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100左右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学生写作。
【学生展示】“我以前受了那么多苦,受到那么多歧视,今天我也成了老爷,我也当官了,也该轮到我享受了。”所以,后来做了官的范进一定是一个贪官。
【学生展示】当了官的范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养得肥头大耳,就是不理政事。有人来告状,那也是“有理没钱”进不来。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主题理解还是非常到位的。后来的范进究竟变得怎样呢?
五、布置作业
1.读《儒林外史》,看作者是怎样进一步描写中举后的范进的。
2.看视频《连升三级》,品味相声演员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和黑暗的。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对 比
中举前中举后
夸 张
讽 刺
封建科举制度对社会各色人等的毒害
教学反思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重点就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引导学生去品味、朗读、表演,并且发动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在感悟、表演、评价中,学生自然对人物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理解,达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同时,我更希望通过阅读古典小说,使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小说的方法,从而激发其小说阅读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点拨、鼓励、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