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9级语文课课练《鸿门宴》测评卷
满分90分, 60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 分数:_______
选择题答题区 (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总分
一、文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相当 匹敌 B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C。大礼不辞小让 让:谦让 D。樊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披:披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人如不能举 举:全部. B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C。沛公则置车骑 置:置办 D。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到。。。去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会:恰逢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之:到。。。去
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游历 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暗中
4、对下列每项两句中加点词语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B。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C。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的一项是 ( )(3分)
例: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
A.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的一项是 ( )(3分)
例: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庙。
A。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B.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C。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B、不如因善遇之 C、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8、对下列每项两句中加点词语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沛公曰:“孰与君少长?”曰:“长于臣。”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D。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活用了,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③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沛⑦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⑨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A、① ② 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③ /②④⑧/⑤⑦/⑥⑨
C、①③/②④⑨/⑤⑦/⑥⑧ D、①③/ ②④⑧⑨ /⑤⑦/⑥
10、下面两句不都有通假字一项是 ( )(3分)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B、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出,要项伯。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项王按剑而跽曰
11下列对语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省略句,补充完整之后,应该是:(项伯)私见张良,(项伯)具告(之)以事,(项伯)欲呼张良与(之)俱去,曰:“毋从(若属)俱死也。”
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大王来何操?”
都是疑问句的宾语前置。
C、“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读作sheng,四匹马拉的车。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①,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
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渡河走修武,从张耳、韩信军。楚遂拔成皋,欲西。汉使兵距之巩,令其不得西。
是时,彭越渡河击楚东阿,杀楚将军薛公。项王乃自东击彭越。汉王得淮阴侯兵,欲渡河南。郑忠说汉王,乃止壁河内。使刘贾将兵佐彭越,烧楚积聚。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引兵复取成皋,军广武。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劳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纛:用羽毛做的类似旗子的装饰物,插于车衡之左。②匈匈:动乱,纷扰。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释:放走
B.项王许之 许:称赞
C.汉王笑谢曰 谢:拒绝
D.项王兵罢食绝 罢:通“疲”,疲惫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 乃:竟然是
B、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数:列举罪状
C、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 间:抄小路
D、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 详:通“徉”,假装
14.给文中黑体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劳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B、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劳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C、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劳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D、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②/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劳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15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甬道”,指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战争期间可以用来为军队输送粮食。
B.“太牢”,指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豖三牲具备,文中指以太牢之宴来接待贵宾。
C.“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辞官的婉辞,官员告老还乡,不再领取朝廷俸禄。
D.“鸿沟”,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河南荥阳成皋一带。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劝说项王拒绝了汉王割荥阳以西为汉的讲和条件,他们还包围了汉王所在的荥阳,汉王就用陈平的计策,最终离间了项王和范增。
B.汉王的部将纪信乘坐黄屋车,假称汉王因城中粮食吃尽投降项王,结果被项王烧死。但是汉王得以带着骑兵从城的西门逃出,跑到成皋。
C.项王喜欢斗力,不止一次要与汉王决战;他威猛过人,当楼烦要用箭射他的时候,他瞪大眼睛大吼一声,就吓退了楼烦,使他不敢出营。
D.项王和汉王在广武涧两边对话时,项王很生气,要和汉王决战。汉王拒绝了项王决战的要求,然后一桩一桩地列举了项王的罪状,结果被项王的弓箭手射伤。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2)项王东击破之,走彭越。汉王引兵复取成皋,军广武。
18.根据第一段概括项羽的特点(4分)
19.根据本文,概括刘邦成功的经验,并做简单的分析。(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20.如果学校要举行国学讲座,以“先秦历史散文”为话题,请你依据《鸿门宴》的内容,给下面的上联写一句下联。(4分)
上联:鸿门设宴,项羽优柔寡断放虎归山留后患
下联:
21.结合《鸿门宴》的内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要求:和前、后的句子结构一致,保持语段意思连贯,每句不超过15字。(6分)
《鸿门宴》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意识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随机应变;项羽任人唯亲刚愎自用, 。项羽养奸遗患,又自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内部人士为己所用。这样的对比、映衬,让读者更能从阅读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四.拓展阅读(12分)
22.阅读下面三首题咏项羽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各自怎样的观点?结合文意做简要分析。(6分)
(2)三首诗歌,分别表现出各自对于项羽怎样的感情?结合文意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DCDDC 6~10:AADDD 11:A
12.B(许:答应,同意)
13.C(间暗中,悄悄地)
14.A15C(“不再领取朝廷俸禄”错误,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后,还能够继续享受部分朝廷俸禄)
16.D(汉王拒绝了项王决战的要求,然后一桩一桩地列举了项王的罪状错误,汉王是在项王要求决战之前列举其罪状的)
17,(1)把酒筵重又撤回,拿来粗劣的饭食给项王使者吃。使者回去向项王报告,项王竟真的怀疑范增和汉王私下有交情,渐渐剥夺了他权力。(“食”“乃”“稍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2 分)
(2)项王往东打败了他,赶跑了彭越。汉王率领军队又攻下了成皋,驻扎在广武。(“走”使动用法、“引”、“军”各1 分,语意准确连贯2 分)
18:没有远见 猜忌多疑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9: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虚心纳下从谏如流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 新丰请罪,刘邦包羞忍耻趁机脱逃得江山
21.刘邦却能在危机四伏中忍辱负重高瞻远瞩
项羽常常独断专行拙于应变
刘邦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22
(1)杜诗: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诗:民心向背才是成败的关键。
李诗:活着有气节,死也要气壮山河。
(2)杜诗;惋惜
王诗:嘲讽
李诗: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