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21课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程标准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2、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1 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材料2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事》
“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陈独秀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1)背景:
国际背景国内背景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政治: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经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工人阶级的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1)背景:
(2)经过: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1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材料2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与意义是什么?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性质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意义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异同?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时间:
(2)中心:
(3)概况: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时间:十月革命后
(2)中心:北京、上海
(3)概况:
①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时间:十月革命后
(2)中心:北京、上海
(3)概况:
(4)意义: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是什么?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2)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建党活动;
(3)上海、北京等早期组织相继建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
2、标志:
3、中共一大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
2、标志:
3、中共一大内容:
4、意义:
①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②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
(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根据材料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
(1)原因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中共总结“二七惨案”的教训,积极寻求同盟者;
③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的政党,有威信、有实力;
④孙中山思想转变,同意合作。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
(1)原因
(2)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中共三大确立)
(3)标志与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也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时间:1924年1月
②地点: 广州
③主要内容:
A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B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
2、北伐
(1)开始时间:1926年
(2)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初步结果:
①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4)最终结果:
失败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
2、北伐
(1)开始时间:
(2)对象:
(3)初步结果:
(4)最终结果:失败
(5)失败的标志:
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思考: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主观原因:
中共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