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水乡--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同步教案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水乡--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同步教案人音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18 17: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乡》同步教案
学习目的:
  1、学习歌曲《采菱》,掌握歌曲的曲调,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同时也为下节课的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作感性的铺垫。
  2、聆听《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教学内容:
歌曲《采菱》、聆听曲《采茶舞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表演《采菱》
  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如有挂图,最好实物展出更佳)。?
  2.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识谱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有兴趣地认真地听范唱是学好本歌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
3.教师的范唱不仅是唱歌,还要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听唱、学唱曲调一定要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切忌支离破碎。
  5.伴奏的加入既是训练节奏感,也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是要求:?
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选择打击乐器;?
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
  6.小结:水乡一景。
二、学习聆听《采茶舞曲》
    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设问:[
谁到过杭州游玩??
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
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
    2.欣赏:《采茶舞曲》?
    设问:
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
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
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
    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
 三、教师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2、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
  教学内容:
  演唱曲《柳树姑娘》、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柳树姑娘》
    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
    2.聆听录音范唱。?
    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
    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
  ?三、学习音乐知识:附点四分音符教学基本要求?
    1.在模仿“知了”鸣叫声中学习附点。?
    2.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从实践中掌握。?  
图解:
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比较。?
从过去唱过的歌曲中找附点四分音符,如上节课《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 分音符。?
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名称的由来:强调附点,所以把附点放在前面。?
附点的时值: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四、学习音乐知识:顿音记号?
    1.在结合《柳树姑娘》的学唱中进行。?
    2.顺带了解顿音记号的作用即可。
  五、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
  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计划,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恶霸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袭击敌人,彭霸天设计派密探寻找赤卫队。队长刘闯中计暴露目标,韩英掩护队伍撤退时,自己与分队长王金标被捕。王金标叛变,韩英坚贞不屈。敌人逼她母亲劝降,但韩英母女互相激励宁死不屈。敌人又把叛徒王金标放回,要他把赤卫队诱入伏击圈。韩英在彭霸天的副官(地下党员)掩护下脱险,及时赶回部队枪毙了叛徒,配合大部队消灭了土匪彭霸天。?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4.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六、教师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学习目的:
  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进行《柳树姑娘》二声部合唱的学习。
  2、聆听歌曲《渔光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内容与风格。
  教学内容:
  一、学习歌曲《柳树姑娘》二声部演唱
  1、听范唱录音
  2、复习歌曲的曲调及第一声部的演唱。
  3、学唱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4、二声部合唱。?
  二、聆听《渔光曲》
    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
    (1)这是1934上映的故事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
    (2)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2.欣赏《渔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
    (1)介绍《渔光曲》的内容特征: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
    (2)提出欣赏要求: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离开今天已有70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 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
    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
    5.小结:这是旧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水乡。
  四、教师总结下课。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听筝独奏《渔光曲》,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
  学习内容:
  听筝独奏《渔光曲》,编创《远航》,总复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渔光曲》(筝独奏)
  1.复习歌曲《采菱》、《柳树姑娘》。
  2、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
  3、在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渔光曲》。?
  4、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1.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2.复听筝独奏《渔光曲》,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小结: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今天的欣赏曲也是一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