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运动
概念: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如,风驰的列车;猎豹追击羚羊;流星
例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万马奔腾 C.星光闪闪 D.风中的蒲公英
答案:C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 B. 植物的开花结果
C. 奔腾的骏马的运动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B
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列车奔驰 B.春风拂面 C.江水东流 D.种子发芽
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麦浪滚滚 B.铁水奔流 C.万里雪飘 D.灯光闪烁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B蜗牛在慢慢爬行 C月亮升起来了 D水凝固成冰
4.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心情激动 B.铁生锈了 C.五四运动 D.太阳升上了天空
5..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蜡烛燃烧 B月亮升起来了 C一杯开水变凉 D铁生锈了
二.参照系
概念:为了判断所观察的对象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我们必须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参照物可任选,通常地面物体运动选取地面为参照物
参照物相对于物体时静止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或静止取决于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例题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 B.坐在座位上的乘客
C.在车厢中行走的列车员
D.车外并列同向同速运动的另一列列车
答案:C
可以从两物体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运动和静止;运动两物体位置肯定发生变化,静止则不会
2.下列关于参照物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参照物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
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其结果是相同
D.研究物体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因为地球是不动的物体
答案:B
3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迎面走来的行人 B.小红骑的自行车C.路旁的树木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答案B
4.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 一 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认为加油机是静止的
A. “歼一10”战斗机 B. 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 D. 江河上的桥梁
答案A
5.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 (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山和水 D.水和山
答案A
练习
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2.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_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_的。
4.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
5.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月之东驰”是因为选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是_____的。
6.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话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是______的。
7.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
8.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不正确的是( )
A.A船可能是向左运动的
B.A船可能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9.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
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10.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C.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11.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12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13. (?http:?/??/?www.jyeoo.com?/?physics?/?report?/?detail?/?8cb3376b-ffdc-42de-9640-f08a22237930" \t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_blank?)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4. (?http:?/??/?www.jyeoo.com?/?physics?/?report?/?detail?/?505e5ae8-b47e-499c-b368-c040bacecf02" \t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_blank?)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 )
A.白云
B.梯队中的其他飞机
C.地面上的观众
D.天安门城楼
15. (?http:?/??/?www.jyeoo.com?/?physics?/?report?/?detail?/?fff1d0ac-7f20-4436-99f7-b8c6d1dfefba" \t "http:?/??/?www.jyeoo.com?/?physics?/?ques?/?_blank?)甲以5m/s的速度向正北运动,乙以15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丙以10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则( )
A.甲看乙是向北
B.甲看丙是向正北
C.乙看甲是向正南
D.丙看乙是向正南
三.运动快慢的比较
①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公式v=或s=vt或t=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
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路程单位:m km
.时间单位:s min h 1秒=h 1h=3600s 1min=60s=h
速度单位:m/s km/h
单位换算5m/s===18km/h;72km/h==20m/s
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①概念: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②两不变:速度,方向
③V与s,t无关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和V-s图比较
V-S图
V-t图
例题:1.单位换算
①2m/s ②7m/s ③10m/s ④36km/h
⑤105km/h ⑥120km/h ⑦120m/min ⑧12km/min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正确的说法是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与路程、时间t的变化没有关系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例
D速度V与时间t反比
答案:B解析: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不变,所以与S,t无关。
3.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B
4.一般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最接近 ( )
A5m/s B15m/s C2km/s D9km/s
答案B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8,通过路程之比为2:5,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16:25 B.25:16 C.1:4 D.4:1
解析
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答案C
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无法确定
答案:A
8.南京长江大桥,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9.甲乙两人下课相互打闹,甲在乙的前面50米处,乙就以6m/s的速度奋起直追,同时甲也朝乙同方向以4m/s的速度逃跑,问多久才能追到甲?
解析:
10.AB两点分别是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流速度恒为2m/s小明划船速度恒为4m/s,问从A到B所用时间是B到A的几倍?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图线a
解析:s-t图象中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位置,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斜率表示速度。与纵坐标的交点不同说明初始位置不同。根据已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象是倾斜的直线而且倾斜方向相同,由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倾斜度要比乙的倾斜度大。又因为初始时刻乙在甲的前面,所以与纵坐标的交点应乙在上面。 故选A。
1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每秒340m,且保持不变)
t1= 0.4s / 2 =0.2s,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s=68m; t2= 0.3s / 2 =0.15s,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15s=51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68m-51m=17m; 这17m共用了:t′=△t+t2-t1=1s+0.15s-0.2s=0.9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 s′ t′ = 17m 0.95s ≈17.9m/s. 故答案为:17.9m/s.
练习:
一般人步行速度大约是( )
A4km/h B10km/h C40km/h D100km/h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 (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m/sB.168.75m/sC.2.25m/sD.2.81m/s
一列长20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长2.2km的大桥,共用了2min40s,则列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m/s?
5.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甲:t乙=1:5,s甲:s乙=3:2,则V甲与V乙的比值是( )
A.3:10 B.10:3 C.2:15 D.15:2
6.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l:2 B.2:1 C.2:9 D.9:2
7.在一条公路上,某公安警察骑摩托车以9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他前面的距60千米的载有走私货物的卡车,摩托车追了135千米终于追上了卡车,卡车的逃跑速度应是( )
A.50千米/小时 B.4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12.5千米/小时
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
C.小王速度最大 D.小张速度最大
9.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
(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2)、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
10.小明是80部队的一名传讯兵,跟随150米部队以恒定2m/s的速度如图所示行军,小明跟随长官在队伍前面,长官想问队末尾的小舅子今晚吃啥,就让小明下去问,小明以8m/s的速度跑下去,问得小舅子要吃肘子小明迈开步子以相同速度跑向队伍前面回复。问小明来回跑动所需时间是多少?
11.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2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2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少?(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每秒340m,且保持不变)
答案1.机械运动
D, 2D 3.D 4D 5.B
2参照物
1C2.A3.静止;流水;运动。4.运动;静止。 5.云;运动6.青山;地球;运动7.C 8.D9.C
B11.A12.A13.B14.B15.D
3.运动快慢的比较
1.A2.C3.C4.15m/s5.D6.D7.A8.B9.超速,0.25h10.40s11.18.9m/s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