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3.应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知识梳理
(课件展示)
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2.师强调:
(1)统一单位。
(2)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3.比例尺的类型。
(三)知识应用
例1 在一幅地图上,用1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方法点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巩固练习: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例2 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0 40 80 120 160km
甲乙两城相距64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巩固练习2: 一个长方形机件长4.5毫米,宽2.5毫米,按8:1的比例尽画在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长?
方法点拨:1:A=图上距离x:实际距离
例3 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巩固练习3: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厘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方法点拨:1:A=图上距离:实际距离x
达标测评:
1.在一幅地图上,用1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 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60千米,求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回味收获
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你要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方法点拨:1:A=图上距离x:实际距离
1:A=图上距离:实际距离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