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点掌握其运动规律.
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差异.
3.理解用频闪摄影研究运动的基本原理,会根据照片分析自由落体运动.
4. 熟练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5. 理解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蕴含的思想方法.领会“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检验和合理外推”的科学研究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
要点诠释: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①初速度为零;
②只受重力。
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符号“g”来表示。g的方向竖直向下,大小随不同地点而略有变化。尽管在不同地点加速度g值略有不同,但通常的计算中一般都取g=9.8m/s2,在粗略的计算中还可以取g=10m/s2。
要点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要点诠释: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四个公式来概括 2、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 ①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 v1:v2:v3:……:vn=1:2:3:……:n ②物体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n=1:4:9:……:n2 ③物体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 H1:H2:H3:……:Hn =1:3:5……(2n-1) ④通过相邻的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1:():():……:()要点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伽利略的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为: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等.
2.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经t秒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2、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在任意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 ) 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大小不同、方向不同 D、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3、(2019 安徽四校联考)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v0=0,a=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若g=10m/s2,则物体在下落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4、由高处的某一点开始,甲物体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乙物体后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乙为参考系,甲的运动情况( ) A、相对静止 B、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5、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m/s2,则此屋檐离地面的距离为( ) A、2.2m B、2.5m C、3.0m D、3.2m
6、(2019 合肥期末考)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 )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
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7、(2019 天津市静海一中等六校联考)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
B.若,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
D.,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8、(2019 福建省八县联考)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质量的2倍,甲从H、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甲未落地前的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C. 乙下落时间是甲的2倍
D. 各自下落相同的高度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二、解答题
1、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取g=10m/s2,则相邻两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少米?
2、从一定高度的气球上自由落下的两个物体,第一物体下落1s后,第二物体开始下落,两物体用长93.1m的绳连接在一起。取g=9.8m/s2,问:第二个物体下落多长时间绳被拉紧?
3、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4、(2019 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三期中考试)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出井口再落回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竖直井的深度。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5、为了测定井里水面到井口的深度,在井口释放一个小石子,经过2.6秒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求井深。(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下落前t/2与后t/2的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则前t/2下落H/4,此时距地面高度为3H/4。2、A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是g,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gt,方向竖直向下。3、D
解析:A、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7…,故B正确
C、根据v=gt,知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通过相等时间末的速度比为1:2:3:4…,故C正确;
D、物体第3s内的位移为,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
因选错误的,故选:D
4、B解析:两物体做自由落体的速度分别为,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一个常数,所以以乙为参考系,甲做的是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5、D
解析:设屋檐离地面高为h,滴水时间间隔为T,由得 第二滴水的位移 第三滴水的位移 又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t=0.2s 则屋檐的高6、C
解析:A、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所以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差最小为0.1s,
设盘子到人耳的距离为x,则,t为滴水的时间间隔,由于不知道t的具体值,所以无法算出x,故AB错误
C、从一滴水滴到盘子里面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的总时间为t,知道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水从水龙头到盘子的时间为,
得:,故C错误,D正确;
7、ACD
解析:若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则有:B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①,…②,…③,sa+sb=h…④,由①②③④解得,当a、b两球恰好在落地时相遇,则有:,此时A的位移,解得:,所以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故A正确;若,则b球正好运动到最高点时相遇,故B错误;若,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故C正确;若,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故D正确。故选ACD。
8、D
解析:A、两物体同时下落,根据,在下落的过程中,同一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
B、它们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加速度相等.故B错误.
C、根据知,乙下落时间是甲的倍,故C错误;
D、根据可知,下落同一高度,则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
1、0.5s 35m
解析:(1) 由得 (2) 所以 2、9s
解析:设第二个物体下落ts后绳被拉紧,此时两物体位移差:Δh=93.1m 解得t=9s 3、7s 240.1m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其中t=4s,h=196m.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两式相减,得
4、
解析:(1)设最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为,
则,
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接住前0.5 s的速度为v1=4 m/s,
设物体被接住前1 s的瞬时速度为v2:则v1=v2-gt得:v2=4+10×0.5=9 m/s,
则物体从抛出点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竖直井的深度即抛出到接住物块的位移,则。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
5、31m
解析:设井深为h,则
声音传上来,用时t2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