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8 21: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25 古人谈读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读书有关的课文《古人谈读书》。《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曾国藩,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1、会写课后9个生字,会认读4个字;
2、背诵文言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一课时我会认认识 可耻 大事去矣 岂止 我会写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余尝谓 诵读
岂不到乎 有恒
窥天 皆无
缺一不可三、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第一则: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 义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敏:聪明;好:喜好。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 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同“智”,智慧。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释 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第二则: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急迫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第三则:
译文:古人读书有三个要求: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等人;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三道之中,心道最急。急:要紧,重要。
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最要紧,重要。
现在“急”是着急、急促的意思。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
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断:现在是从中间分开;不继续,禁绝等意思。
古代意思与现在意思不一样的字
课文中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联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读书有三到有志,有识,有恒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要多读书,才能变得聪明。但我们更要注意读书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文结构25古人谈读书

勤学、勤问;不自以为是,不满足、不倦怠;
心到、眼到、口到
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古人谈读书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推荐阅读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全文以“ ”,作为中心思想和贯穿全文的主线。学不可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