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提高-密度
考点一:密度定义
考点二:密度计算
考点三: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探究)
考点四: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探究)
考点一:密度定义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固体、液体用去一部分后,质量和体积同比例变化,密度不变;
(3)气体具有充满整个空间的性质,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因此,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用掉一部分后密度变小。
1.关于密度、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2.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 D.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
3.对密度公式ρ=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同种物质,密度和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D.以上三个答案都正确
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5.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 的意思是( C )
A.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
B.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 kg/m3
C.每立方米铁的质量是7.9×103 kg
D.每立方米铁的密度是7.9×103 kg
6.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如图),轮胎内空气的密度(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我们可以将它放入一只杯子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就会恢复球形。乒乓球恢复球形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B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考点二:密度计算
1.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2.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 B )
A.4/5 B.5/4 C.2倍 D.1/2
3.小张同学测量了某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并画出关系图,则该液体密度为( C )
A.1. 4 g/cm3
B.1.0 g/cm3
C.0.8 g/cm3
D.0.6 g/cm3
4、体积为0.5米3的木块,质量为200千克,它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若把它分为体积之比为3∶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答案】0.4 3∶1 1∶1
5、甲、乙两块矿石的质量相等,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若将甲切去1/3,将乙切去2/3,则剩下的两块矿石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_____1/2___ρ乙。
6、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_。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千克。(ρ酒精<ρ水<ρ盐水)
【答案】千克每立方米 不能 大于
7.用一只量程为500毫升的量杯,一次最多能量取多少克水,若用它来量酒精,一次最多能量取多少克酒精?
【答案】m水=ρ·V=1×500=500g,m酒精=ρ·V=0.8×500=400g。
8.“五一”期间,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克,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克。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克,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即V盖=V水===15.2厘米3 这种材料的密度ρ===3克/厘米3=3×103千克/米3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壶===55厘米3
考点三: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探究)
密度测量原理:__ρ=m/V__。
(1)测固体(如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将石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到达刻度V2;
④石块的密度:ρ==。
1.已知一个瓶子装满水总质量为400 g,装酒精时质量为350 g,ρ水=1 g/cm3,ρ酒精=0.8 g/cm3,求:
(1)该瓶的质量。(2)该瓶的容积。
【答案】 设瓶子的质量为m,容积为V;
当瓶装满水时,则有m+ρ水V=400 g,即m+1 g/cm3×V=400 g①,
当装满酒精时,则有m+ρ酒精V=350 g,即m+0.8 g/cm3×V=350 g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m=150 g,V=250 cm3。
(1)150 g (2)250 cm3
2.日常生活中,小妍和小洁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②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③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④同样大小的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依据上述现象,他们提出了物体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并展开如下探究:
(1)根据现象①和③可以提出猜想一: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__体积__有关。
(2)根据现象__②和④__,他们可以提出猜想二: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小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在调好的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上实心铁块、铝块和铜块,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所示。
3、根据图(d)、(e)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验证物体的质量与__物体的体积__有关是正确的。
(4)小妍认为:依据图(b)的实验即可验证同体积物体的质量跟物质种类有关,图(c)的实验是多余。你同意她的观点吗?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不同意,因为多种材料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
考点四: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探究)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④计算液体密度:ρ==。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取100 mL不同温度的水测量质量,得到如下数据:
温度/℃ 0 0 2 4 6 8
状态 冰 水 水 水 水 水
体积/cm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质量/g 90.5 99.0 99.5 100 99.8 99.4
(1)0 ℃冰的密度为__0.905_g/cm3__,4 ℃时水的密度为__1_g/cm3__。
(2)从0 ℃到4 ℃,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__逐渐增大__。[来源:学+科+网Z+X+X+K]
(3)猜测10 ℃时,100 mL水的质量应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9.4 g。
(4)100 mL 0 ℃冰融化成水后理论上质量__等于__90.5 g。
(5)在气温为-7 ℃的冬天,湖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河底未结冰,猜测河底水的温度约为__4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