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思考: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会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吸取那些教训?教训:
第一,应该改组中共中央,撤换领导人陈独秀──因为他犯了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第二,应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第三,应该在革命条件较好的地方及时地发动一次振奋人心的起义,以促使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原因:
主观: a中共处于幼年,缺乏经验;b陈独秀犯了倾错误。
客观: a敌人力量强大;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程目标:
概述中共在十年对峙时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一、南昌起义结合课本知识思考:
南昌起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结合课本,你能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吗?思考总结:
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作用?作用:
①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 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南昌起义中,走出了一大批后来的人民解放军将帅。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有8位元帅(贺龙、刘伯承、朱德、聂荣臻、林彪、陈毅、叶剑英、徐向前)、4位大将(陈赓、粟裕、许光达、张云逸)都与南昌起义紧紧相连,这还不算未被授予军衔的周恩来等中共重要领导人。
——金一南《南昌起义枪声背后》,《世界军事》2006年第8期拓展:中共军队的先后名称1、中国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
2、中国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
3、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时期)
4、国民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
5、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
6、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派出军队)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纠错”的会议二、土地革命2、秋收起义时间:
领导人:
目标:
结果:1927年9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发展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农村长沙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
扩大根据地:
政权建设: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
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
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
量达到十万人。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涵军事保证核心根本经济保证①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十万人;
③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④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阐明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彭德怀湘赣腾代远湘鄂赣彭湃海陆丰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贺龙洪湖湘鄂边方志敏闽浙赣徐向前鄂豫皖毛泽东朱德将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左右江☆(注意比较:农村革命根据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异同)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概况: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二、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八七会议准备:
秋收起义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总结经验受挫向井冈山进军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实践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武装反抗军事“围剿”反 “围剿”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政权对峙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国:国民政府(南京)共:红色政权(瑞金)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中国人民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阶级矛盾(一)长征的开始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的泛滥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三、红军长征1、时间:
2、原因: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二)长征经过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二)长征经过毛泽东 周恩来 王稼祥 朱德 遵义会议内容 意义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是中共第一次幼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走向成熟的标志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材料回放:
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 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搬照抄……在长征开始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遵义会议完成了我党的历史上的哪些转折?2.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3.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革命斗争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1.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政治上思想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重要革命方法军事上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二)长征经过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二)长征经过(三)长征的胜利1、结束时间:
2、历史意义: 材料1:“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材料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 ——毛泽东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想一想:长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的意义。探究:什么是长征精神呢?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永恒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精神。探究: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工作重心由:
城市转向农村;
最高决策由:
错误到正确;
革命中心由:
南方转移到北方;
中国时局由:
内战转变为“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