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一、南京国民政府1、宁汉合流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确立。合并一、南京国民政府1、宁汉合流
2、国民政府的北伐
(1)时间:1928年
(2)对象:张作霖
(3)概况:
①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②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日本在皇姑屯将他炸死;
③1928年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4)结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一、南京国民政府根据材料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一、南京国民政府1、宁汉合流
2、国民政府的北伐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①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南京国民政府1、宁汉合流
2、国民政府的北伐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2)概况
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搪瓷工业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一、南京国民政府1、宁汉合流
2、国民政府的北伐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原因
(2)概况
(3)受阻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民族工商业受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越来越严重。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927年春天开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的国民党人,发起一个大规模的“清党”运动(即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主义分子)。此运动的展开,以“四一二”事变为标志,持续到9月,历时半年左右。“清党”运动的最大成功,是它成就了一个南京政府。……并且从此主导了国民党乃至于中国政治以后的发展。
——本文摘自《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杨奎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根据材料回答,“清党”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1)背景:
(2)概况:
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
起义。
②10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
围攻而失败。
③起义军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起义
军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1)背景:
(2)概况:
(3)意义: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
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
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八七会议旧址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内容:
意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1)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
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
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文家市决策
放弃去攻打长沙,改向敌人
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长沙文家市三湾井冈山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1)秋收起义
(2)文家市决策
(3)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2.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3.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
①实践上: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②理论上:毛泽东逐渐形成形成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为内容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
3、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
①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②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③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思考: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带来了什么影响?
原因:毛泽东被撤销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王明、博古掌权。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三、红军长征1、原因:
客观原因 敌强我弱
主观原因 “左“倾错误 (根本原因)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三、红军长征1、原因:
2、过程:
(1)遵义会议
内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会址三、红军长征1、原因:
2、过程:
(1)遵义会议
内容:
影响: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三、红军长征1、原因
2、过程
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泸定桥铁索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旧址会宁会师三、红军长征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根据材料分析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①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②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③鼓舞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