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0 17:3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
20.曹刿论战
《左传》


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你们能说出类似的战役吗?你知道这些战役取胜的原因吗?
导入新课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战争中取胜呢?也许是人心所向,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的。
有这么一场战役,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称赞,这场战争就是长勺之战。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个究竟吧!请看课文《曹刿论战》。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了解《左传》






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互相听读。
3、学生合作朗读。
整体感知课文
自主翻译,夯基础,
问困惑,分享成果
相互质疑,合作探究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军队
攻打
指鲁庄公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参与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凭、靠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
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
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回答
同“遍”,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祭品、玉和丝织品
虚报
实情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个人专有
译文: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从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案件
即使
(以)实情判断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译文: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
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
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
(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轮轧出的痕迹
追赶、追击
译文: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已经
原因,缘故
发语词,无实义
振作
第二次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译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请见
故事情节
请问
参战
释疑
结构层次
第一段:写战前准备。详细叙述 战前曹刿
求见鲁庄公的经过
第三段:写战后总结。详写战后曹刿论述鲁国在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二段:写战争过程。简略叙述战中长勺之战的经过。
归纳: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
详察敌情
具有爱国精神
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
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但能勇于纳谏
(远谋)
(鄙)
对比
谈收获,谈启发,总结取胜的原因
取胜的原因
关键在于取信于民
适当的作战策略
而非军队的多寡
本文通过记叙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1.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上,简练生动,以“记言”来“记事”。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出自本文的成语
彼竭我盈
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句子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一鼓作气
2、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3、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