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百家争鸣(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百家争鸣(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8 21: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老
子(约前571~?)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德经》书影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面性!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一、老子【成果展示】孔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成果展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1.思想政治主张:(1) 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2)主张“以德治国”,爱惜民力(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成果展示】2.教育主张:(1)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有教无类(2)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学习态度: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学习方法:常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3.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言论记录整理《诗经》、《尚书》
编定《春秋》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成果展示】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


页“半部论语治天下 ” ——赵普[宋]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成果展示】曲阜三孔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思想的影响: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成果展示】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1.社会变革,引发诸多问题;2.私学兴起,各派相互争辩。三、百家争鸣【成果展示】1.政治主张:“仁政”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4.性本论:“性本善”1.主张实行“礼治”3.性本论:“性本恶”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政治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1.“兼爱”2.“非攻”3.“尚贤”1.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2.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反对非正义战争三、百家争鸣【成果展示】继承发展了孙武的思想,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著《孙子兵法》,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问题思考】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P41) 原意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地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顺其自然”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学而时习之”1.治国:
儒家: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轻徭薄赋。
道家:老子、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
权威,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论战:
儒家: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非正义战争。
墨家:墨子提出 “非攻” ,反对一切战争。
兵家:孙膑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比较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及对战争的理解?【问题思考】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法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战乱和变革时代,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是压倒一切的任务,秦国奉行法家思想,通过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促成中国统一。【问题思考】法家道家儒家畅想天地  班上晚自习的时候,不少同学因为种种的原因,喜欢讲话,如果以下的三家代表人物是你的班主任,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来解决晚自习有同学讲话的问题呢?8.百家争鸣墨子:“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荀子: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庄子:主张顺其自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提倡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孔子:老子:政治:提出“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提出了辩证法,主张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孙膑:《孙膑兵法》“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