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 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 能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 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 能简要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4. 能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 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的影响, 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正确的环境观念。
6. 学会综合分析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地球形状与气候活动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左、右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 为什么?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活动读右图, 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 而是一个平面,A 、B 、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活动
(1) 读右图, 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2) 在希腊语中, “ 气候 ”一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1)A处太阳高度大, 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2)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直射: 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斜射: 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由于地球是个球体, 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合作探究一天中, 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 由于太阳高度的变化,我们感受到的气温也随之变化。 想一想,一天之中太阳高度为什么会变化呢?
一年中, 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高冬低),我们感受到的气温也随之变化。 想一想, 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为什么会变化呢?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自转)(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规律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变.)一、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
太阳升落
太阳高度变化地球自转→→气温等天气的变化思考1:从地球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看,
地球的自转方向又会是怎样的?北极上空南极上空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围绕地轴向东转 ,
一圈就是一整天 ;
北逆南顺看时针 ,
方向判断它指点 ;
昼夜交替它形成 ,
西晨东昏辨时间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二
地球的公转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极昼现象极夜现象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赤 道五带的划分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 回 归 线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活 动(1)对照“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
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3)在你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
况如何?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填写。3月20或21日、6月21或22日、9月22或23日、12月22或23日6月21日或22日5月1日昼长夜短、10月1日昼短夜长有太阳直射无太阳直射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无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南、北回归线之间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地球公转 倾斜身子绕日转, 春夏秋冬逆时针;
白昼长短在变化, 夏长冬短春秋分;
直射点,在移动, 往返南北回归间;
太阳高度昼长短, 四季变化因此来;
极昼极夜极圈内, 终年寒冷是寒带 ;
回归线间有直射, 终年炎热是热带;
四季分明是温带, 五带特征记心间 。随歌谣学地理(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6)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
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 在七大洲中,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7)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区属于哪一个带?
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 每年哪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热 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气候终年炎热气候终年寒冷热带北温带南极洲北温带没有3月20日至9月23日合
作
探
究海陆分布与气候 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 2 小时。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把两个容器移入室内, 2 小时后, 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 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沙土的)(水的)海洋:受热慢、放热慢陆地:受热快、放热快升温慢、降温慢升温快、降温快夏季,海洋气温偏低; 冬季,海洋气温偏高夏季,陆地气温偏高; 冬季,陆地气温偏低结 论北半球中纬度,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7月、1月。北半球中纬度,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8月、2月。濒临海洋的地方:水汽丰富降水较多深居内际的地方: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 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 但也 有的地方好像不是这样的。 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 澳大利亚西海岸……。 这是为什么呢?活 动 这些地区虽然靠近海洋, 但当地的盛行风是从大陆吹向海洋,海洋水汽很少进入陆地,且当地有寒流影响,降水少。活动 我的发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分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图填写相关内容1. 地形的影响阳坡阴坡地形地势与气候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多少2. 地势的影响活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地球形状
纬度位置1. 如图, 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000 米。如果 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2. 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20-5000÷100×0.6 = -10℃1.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2. 排放二氧化碳和氯氟化合物3. 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人类活动与气候破坏高空臭氧层使全球气温升高1. 气温随海拨的升高而_____。 海拨高的地方气温___, 海拨低的地方
气___。 据观测,大致海拨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 。
村庄的海拨是550米,气温是多少0C?山顶的海拨是1550米,气温是140C。降低低高0.60C= 200C14 0C +练习一2.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的差异所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影响着太
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太阳辐射地表的起伏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课堂练习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
球位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DA
3.读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及降水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A、B两地逐月降水量示意图,归纳两地的降水量差异。
(2)读左图,分析A、B两地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推测,A地和B地的植被有何差异?
A地多温带森林植被; B地多草原或荒漠植被 A地降水量丰富; B地降水量小A地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B地为背风坡降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