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鸟的天堂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鸟的天堂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8 22: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麻雀
布谷鸟
八哥
鹦鹉
百灵鸟
黄鹂鸟
同学们知道这些鸟叫什么名字吗?
喜鹊
翠鸟
画眉鸟
23 鸟的天堂
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船桨 规律 榕树 纠正 木桩 涨潮 古塔 树梢应接不暇 画眉鸟 抛弃
字词学习
船桨 规律 榕树 纠正 木桩 涨潮 古塔 树梢应接不暇 画眉鸟 抛弃
jiǎnɡ
zhuānɡ
xiá
1.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
2.没有声音,很静。( )
3.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文中指
鸟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
4.不忍舍弃或离开。( )
A.静寂 B.颤动 C.留恋 D.应接不暇
B
C
A
D
词语解释
自由读课文,思考: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记叙了 和朋友 经过大榕树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 和早晨 的动态情景.
两次
大榕树
群鸟活动
作者
整体感知
2.想一想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第一部分(1-4):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当时的环境。
第二部分(5-9):写作者近看大榕树的情景,赞美了大榕树的美丽与生机。(静态美)
第三部分(10-13):群鸟欢腾的景象。
第四部分(14):写作者对大榕树的留恋和赞美
3.作者写了几次去“鸟的天堂”?他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
两次去
“鸟的天堂”
第一次
第二次
( 黄昏)
看到大榕树
(早晨)
看到很多鸟
1.指名读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课文解读
交代了作者出发的时间是傍晚,而且用“灿烂的红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这段话交代了什么?
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划水的声音比作乐曲,体现出声音的优美,同时也点明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1)从哪里可以看出榕树的大?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2.指名读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
文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榕树的?
树干
树枝
树根
树叶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段文字是什么描写?
(静态)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中心句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是作者从翠绿明亮的叶片中感受到的生命力的涌动,是作者心的颤动,是对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的赞美。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我”对“鸟的天堂”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指名读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
第二次去“鸟的天堂”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这里的鸟种类多、数量多,它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a.“应接不暇”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b.这么多的鸟儿,营造出了怎样的环境?
a.“应接不暇”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b.这么多的鸟儿,营造出了怎样的环境?
(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着重写这只画眉鸟?
(以点带面,突出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动态描写
第三部分采用什么描写?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株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
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鸟儿生活的美好家园,是鸟的天堂。
4.指名读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
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大榕树枝繁叶茂,
便于鸟儿栖息。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受到保护。
结构梳理
鸟的天堂
第一次
(傍晚)
榕树
(一株)
干:
枝:
根:
叶:
静态美
第二次
(早晨)
鸟多
处处鸟声
处处鸟影
动态美
风景如画
和谐美好
主旨概括
本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创作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美丽奇特,赞颂了“鸟的天堂”的确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随堂练习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生活得十分自由、幸福,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儿生活的美好家园。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