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手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 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掌握点染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并进行实际操作,从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激发学生对民间染色工艺的热爱,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是在一年级教材已学过的单独纹样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四方连续纹样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四年级教材中的四方连续纹样做铺垫。本课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
学情分析 :
?从学生特征看: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喜欢尝试一些新奇的东西。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他们已经掌握基本的折纸方法,对色彩的搭配也有一定的认识,为本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但在绘画活动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上还需要逐步的完善和发展,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对于四方连续纹样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比较难理解,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水平还达不到,只有通过折纸、染纸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纸手帕四方连续纹样的图案美。
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折叠方法,采用点染的方式,染制出色彩鲜明、图案美观的花手帕。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折叠、扎染,并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花手帕范作、折法图、花手帕制作视频等。
2.学具准备:餐巾纸、报纸或素描纸、剪刀、水性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激发兴趣
师出示餐巾纸盒,神秘的取出其中的白纸巾后用变魔术的方法把它变成花手帕。提问:同学们想拥有这样一块花手帕吗?学生答(想)师顺应学生的好奇心,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一块漂亮的花手帕。(出示课题并板书:花手帕)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小魔术的导入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兴趣,注重发掘课堂的不同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引人入胜的情景效果】
二、欣赏感受色彩
课件出示花手帕的染色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2.提问:你喜欢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这幅花手帕的颜色与季节有什么关系?
3.师小结:这些用特殊方法染出的图案自然朴素,色彩鲜艳,具有非常独特的朦胧美。
三、动手提升能力
(一)探究折法
1.师提问:这些漂亮的花手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在染色之前,纸张需要怎样做呢? (生答:折) 教师板书:折2.请学生上台展示田字格和米字格折法。
师引导:除了这种折法,纸巾还可以怎样折呢?大家动动手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看谁的折法新颖。
3.(课件展示许多折法示意图)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并尝试多种折手帕的方法。先请学生上台展示一些简单的折法(如:田、米、川、井字格等);
4.教师演示折法,帮学生纠错。生尝试折纸,师提示要领:边对边,角对角,折痕要压实。5.教师演示折法,帮学生纠错。【设计意图:微课的演示帮助孩子更加直观的了解如何折】
(二)学习染法
教师:怎么能染出漂亮的花手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染法。教师板书:染?
1.学习点染方法。
教师播放点染的演示视频并讲解:轻捏瓶子,让色水慢慢渗入纸张的边角,染完正面染背面及里面的颜色,做到均匀渗透。也可以把点连成线,时间控制的均匀,染出的线条粗细就均匀。染好后,用干净的纸巾把多余的水分吸干,打开就不容易破损了。【设计意图:微课的演示更加直观的演示了点染、的方法,孩子们看的清晰,明了。】师提问:大家学会点染了吗?
2.折法与染法的小练习。(课件出示)
学生根据不同的折法,找出相对应的花手帕。
师总结:由于折法不同,花手帕的图案也丰富多彩。
四、创作展现个性
1.作业要求:将餐巾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用水彩笔的水点染或浸染,至少制作出2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 3--5种颜色为宜,注意颜色搭配。
3.师用细透明胶带拉出一道线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快乐的展贴做好的花手帕作品。
4.学生动手折染花手帕,师巡视辅导。?
五、交流评价完善
1.欣赏学生做的花手帕。
2.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并进行总结。
小结:美丽的花手帕作品不仅可以做室内装饰,还可以装饰服装,美化家居用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小结延伸
1.展示染纸在装饰服饰、美化家居用品中的运用并通过视频播放了解其他染法。
?小结:今天我们用点染和浸染的方法制作花手帕。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扎染的方法来染制布手帕,创造美,你就是设计师!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
? ? ? ?第 1 0 课: 花 ?手 ?帕
折:田、米……
染:鲜艳、深浅
七、课后反思
1.出示课前制作的花手帕,让学生欣赏绚丽的色彩,奇特的纹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在本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空间,学生在没有框框条条的创作过程中敢去设想、尝试,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形式、也各不相同。????
3.在自主化的学习中引导探究。在教学中我一直尽力使自己处于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每一环节中学生都是主角。学生利用小组交流、互相观摩、学习多种折法。
4.微课的演示更加直观的演示了点染的方法,孩子们看的清晰,明了。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兴趣,将教师的设疑、质疑、引导解疑与学生的创造性解疑过程很好的结合起来。。
6.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课还是不错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整节课上,学生情绪高昂,合作意识强,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语言不够精炼,生动有趣,给学生提的有些问题不够明确、具体。
2.在进行评价交流时,学生说的太少,应该让学生多谈谈自己作品的亮点,同学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制作成功的经验,让学生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交流,提高审美能力。
3.在折纸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太多,一些简单的折法应简单说说就行,在比较难的折法上要重点示范讲解。
4.由于这节课用的工具比较多,而且都是水性颜料,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在学生进行活动时,课堂纪律有点乱。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要特别明确,在平常的课堂中多注重常规训练,让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做。让我更加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向组内教师及其它优秀老师多学习交流,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多动脑筋,多实践,多反思,大胆创新去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