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19 07: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万以内的数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三年级上册
课时:?1课时
提供者:胡忆兰
单位:?石家庄市华清街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单元内容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然后整理万以内的数顺序和数位表,再教学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写出万以内近似数,最后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这节课是在以前学习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等等。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的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了解,关于万以内数的读写大部分同学能够较准确地读写,但是对其的含义还不是很明确,对于读数和写数的规律还没清楚,因此,这个单元就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学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知识。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进行规范和引导。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生活导入:
1、交流调查结果:
课前同学们都对电器的价钱进行了调查,现在谁来把你调查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请部分同学站到讲台上说自己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三位数的,另一部分是四位数的(教师将书中特殊的数字进行补充:老师也进行了调查,你们看!)
2、问:老师左右两边同学调查的数字有什么不同?(一边是三位数的,一边是四位数的)选定四个有代表性的价位贴在黑板上(末尾1个零的,末尾2个零的,中间1个0的,中间2个零的,个位十位数字相同的)。
3、揭示本课课题:
师:在同学们的调查中,这边同学调查的结果是是一千以下的,这边的同学调查的结果是一千以上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万以内的数。(课件:认识万以内的数)
学生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观察,汇报观察的结果。
从生活中引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区分新知与旧知,引出新知。
?二、讲授新知:
(一)数位表
我们在学习百以内、千以内的数的时候是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学习的。
1、回忆并补充数位顺序表。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边写边进行板书,补充数为顺序表。)
2、在课堂练习本上, 在数位顺序表中补充上——万位。
3、闭眼记忆数位顺序表。
4、在数位顺序表中将黑板上的四个数字按顺序写在数位顺序表中。(一人板演,其余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写,教师巡视。)
5、交流订正,并读一读。你是怎么读的?谁能向他一样说一说(第一个找3人说,进行规范)
分析读法: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数的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数的末尾有一个或两个0,都不读。
6、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调查的价钱——指名读一读自己调查的价钱。
(二)数的组成:
观察数位表中的数,说出各数的组成。如:1234是由1个千,2个百,3个十,4个一组成。(第一个2人说,其余的每人说一个)
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只是占位。
(三)写数:
刚才我们已经会认、读家用电器的价钱了,其实生活中的大数这样的还有很多,你们看!
1、(出示试一试情境图)观察四幅情境图,读图下的文字说明。
2、你们想不想尝试着写一写这四个数?在练习本上试着将信息中的四个数写出来。(四个人发小纸条,只写其中的一个)
3、订正并交流写法。(写数时,从高位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零来占位。)
学生回忆数位顺序表、记忆数位顺序表。
学生试着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
学生读数并说出读法。
互读。
学生试着说出数的组成。
在练习本上写数。
唤起旧知,以旧知为基础,引出新知。
将形象的数位顺序表进行抽象化,加深记忆。
根据生活经验,初步感知读法,总结出读万以内数的读法。
懂得万以内数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规范万以内数的写法。
?三、联系生活,进行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万以内的大数,与同学交流一下。
2、出示比赛号码、信封、警车上的数字。
(1)读一读。
(2)说说读法为什么不同,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和它们表示的意义相似。
根据要求进行交流。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四、课堂练习:
练习并订正。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2、积极回答问题的次数
3、书写规范度
4、小组合作
5、小组评价
八、板书设计
?万 千 百 十 个
九.教学反思
这是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的起始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百以内的数》和《认识千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首先,这节课力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其次,让学生通过调查的数字经历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组成。
最后再回到生活,让学生知道还可以用数来表述某些事物。
下面就结合着教学目标的达成,谈谈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比较成功的地方:
1、能够较准确的把握教材,努力落实教学目标。
2、在教学中,本着学生自主的原则进行授课。
3、个别地方能够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课堂进行教学。
不足之处:
1、对课堂整体时间把握不够,出现了拖沓现象,导致前松后紧,影响课堂效率。
2、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不要简单的走教案。
3、一些环节就是为了体现教学流程,只是蜻蜓点水地进行。
4、在课堂中,每个环节想放手学生自己去学,去体会,但有些地方又放不开,教师一个劲地追问一些问题,课堂显得有些生硬。
5、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写数时,屏幕切换到了实物投影,原来的题学生看不到,表达起来出现了困难,虽及时发现并在黑板上写出了原题,但是也耽误了时间,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在备课中,备的还不够细,如果备课时把所有预设都想到,就不会出现此类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6、整堂课,我觉得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理想,这与开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在课的一开始就没打好基础。
7、在课堂上,我的关注面还不够,没有面向全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手段上应该更加丰富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参与,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