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四
课题
植 树
课时
分配
1节
第 一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
李艳辉
授课日期
总第 20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生成与改进
(个人教学空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探究
一、复习:
二、出示主题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索口算方法。
30÷3= 60÷2= 180÷6= 200÷4= 90÷3= 80÷4= (1)引导学生先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明确有36人植树,每组3人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可以分成多少组?
(1)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所以10+2=123)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36除以3等于12,或3除36等于12。
直接口答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6÷3
(2)小组交流。“与同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帮助思考。
36根小棒有3捆(每捆10根)和6根,也就是36可以分成3个十和6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3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个十;再分单根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结果。
………………
与同伴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比如60÷3和66÷3。其中60÷3只要算十位即可,而66÷3,先要算十。
1如果复习巩固运算方法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更能提高除法计算的能力。
2、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挑战和决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法。
三、试一试。
五、作业。
六、课堂小结
60÷3 40÷2 80÷4 66÷3 84÷4 69÷3 48÷2 88÷4
2、有48个球,每盒4个,应该准备多少个盒子才能装完?
48÷4=12(个)
答:应该准备12个盒子才能装完
1、一副手套7元,一双鞋子77元。
(1)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77÷7=11
(2)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77-7=70(元)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铅笔盒每个5元,彩笔每盒6元,日记本每本4元,圆珠笔每枝2元,三角尺每副3元。王老师带100元钱给同学们买文具。
(1)如果只买圆珠笔,可以买多少枝?
(2)如果买10本日记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副三角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书上第13页的第1题。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十位“60÷3”再算个位“6÷3” ,最后将两个结果合起来得22。
2、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问题一:买一双鞋子和5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二:100元可以买几双鞋子和几副手套?
问题三:2双鞋子和3一副手套共多少元?
问题四:150元买一双鞋子后,还可以买几副手套?…………
2、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教师可以参与讨论或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独立计算。分组合作完成。
学生讨论交流
练习拓展思路,应从不同角度和关键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实际的思维技能。
板书设计
植树
有36人,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36÷3=12(组)
30÷3=10
6÷3=2
10+2=12
答:
课后回顾
教学中我并不急于提示孩子们怎么做,而是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怎么做,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展示与汇报中,学生学会了口算除法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