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
清透小学周丽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历,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是大月,4、6、9、11是小月
3、了解平年与闰年
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课件,猜谜语
组织学生分享对日历的认识
探索研究、获取新知
认识大月小月
根据附页1,完成表格1
观察表格1,你发现了什么?并与同桌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交流,认识大小月
总结记忆方法(出示课件)
拳头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
(三)认识平年、闰年
1、根据附页2,完成表格2
2、观察表格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与同桌交流讨论
3、组织学生交流,讲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4、判断平年、闰年(出示1900年日历)
(四)介绍重大节日(出示课件)
1、学生回忆这些节日的日期,
2、引导学生在日历中找出这些节日
总结收获
今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动手实践发现了日历中深藏的奥秘,说明了知识来源于生活,今后我们要继续用发现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知识。
教学反思
《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唤醒学生内部的已有知识尤为重要。本课从设计上立足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从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入手。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从制作年历到交流,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动脑思考的空间和实践平台。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不够到位,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例如学生提出不在教师预料中的问题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其次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在课堂中始终试图让学生在自己的掌握中学习本节课内容。这与新课程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的思想相违背。再次本节课在各环节的分配上有所欠缺,还需要对各环节有个提前预设,需要适当的引导孩子们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课堂中,给人的印象为赶,这就不能照顾到后进生,导致他们对本节课失去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