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阅读鉴赏第二单元第5课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阅读鉴赏第二单元第5课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9 20:2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古体、律诗见长,后世推崇他为“诗圣”。语言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1.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以前):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南游吴越。 《望岳》

杜甫(712-770)一生的四个时期:
2.长安十年时期(35~44岁):天宝五载(公元746)诗人三十五岁,再赴长安,谋求政治出路。《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一生的四个时期:
知人论世
3.战乱流离时期(45~48岁):从天宝十五载开始,是诗人生活的激烈动荡期。《月夜》《春望》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48~58):从上元元年(公元760)开始,诗人暂时定居程度。晚年之际,贫病交加,生活窘困。大历五年,死于湖南耒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杜甫(712-770)一生的四个时期:
知人论世
杜诗的特点及成就
1、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
2、强烈的主观抒彩;
3、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4、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
5、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6、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基调
2、题目
3、诗眼
4、意象和意境
5、知人论世
杜甫
(其一)
解诗题
秋兴八首(其一)
因秋感兴(触景生情)
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可谓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伤情。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yīn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īn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xīng
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读一读,初步整体感知
悲凉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大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意象:玉露(冷),枫树林(衰败),巫山巫峡(阴沉),江间波浪,塞上风云(阴沉),丛菊,他日泪,孤舟(孤独漂泊),寒衣(阴冷),刀尺,白帝城,暮砧
意境:阴沉萧森,凄清冷寂、悲凄壮阔

三、结合全文,品象析境
玉露凋伤枫树林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牵动着游子或征人的思乡之情,也牵动着家人对远人的思念

本诗前两联通过写 ,
描绘了一幅 图,
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
本诗前两联通过写秋露清寒、枫叶凋零、江波汹涌怒号、天地阴沉萧索,描绘了一幅巫山巫峡深秋图,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凄冷、压抑的氛围。
问题:哪个诗句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明确主旨:抒发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深读文本
杜甫的情怀
1、故园之思
2、羁旅之感
3、飘零之愁
4、忧国之情






故园之思
羁旅之感
飘零之仇
忧国之情
萧瑟凄凉
阴沉压抑




借景抒情
表达技巧
《秋兴八首(其一)》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以乐景写哀情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此诗。
2、预习后两首诗。
借史抒情——这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此诗。
2、预习后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