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9 11: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
(二)条件:
1.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
积累了原始资本;
2.劳动力:圈地运动,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工场;
3.原料:国外-海外殖民掠夺,攫取工业材料;国内-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
的技术。
5.市场: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直接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思考: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哪个生产部门开始的?棉纺织业一、纺织技术的革新纺纱
织布飞梭是约翰 ?凯伊在1733年发明的。他在机梭底下装上轮子,织工只要拉动牵引梭子的细绳,就能使机梭飞快地穿过织机下方的木板,把棉线从这头带到那头。在棉纺织部门,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飞梭将织布的速度提高了3倍多。过去是3个人纺线供一个人织布,现在是一个织工需要10-15个纺工。飞梭还克服了织机原有的缺陷、能够织出较宽的布幅。 18世纪60年代,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手摇纺纱机,一次能纺纱8根线,经过改进后一次纺线量达到了80根。
这种纺车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但是一次只能纺1根纱。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时间
(18世纪)发 明动 力 特 点1765年1769年1779年1785年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18世纪60年代棉纺织机器的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水力有什么局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局部)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1.瓦特改进蒸汽机纽可门机过于庞大,耗煤量高,效率低体积小,效率高,限制少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蒸汽机有一个锅炉室,把水加热,当水受热气化后变成水蒸汽,同时体积膨胀,靠巨大的气压来做推动运动,产生机械能, 以此来推动各种设备作功.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1.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革命的进程: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作用: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极大提高生产力。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712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时间:1782改进,1785年投入使用。应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最早应用在棉纺织业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煤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2、蒸汽机的发明还在哪些领域推广开来?动力机器采煤交通蒸汽时代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3、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的影响(1)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改变了工厂的布局和规模,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蒸汽动力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后手工工场机器工厂19世纪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8世纪末英国工厂场景工厂制度确立 1785年,第一批新设计的蒸汽机交付到纺纱厂使用,产量由原来的300-400只纱锭,上升到了10000只纱锭。………大量的工业品被生产出来,工厂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工厂的新问题是………交通运输斯蒂芬森(1781—1848),因家庭窘迫,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出来做工,由于是机械师家庭出身,斯蒂芬森从小熟悉矿井里用来抽水的蒸汽机。
青年时期的斯蒂芬森,常常是白天在煤矿做工,夜里参加夜校学习并坚持自学,同时还替人擦皮鞋,以维持生计。
1810年斯蒂芬森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失败和不懈努力,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走近英国工匠 三、火车与铁路1813年,斯蒂芬森开始研制能在煤矿使用的蒸汽机车。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9年,设计的蒸汽机车“火箭”号,在蒸汽机车比赛中获胜。作用: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对生活】【对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新的运输方式 假如你有幸成为它的第一批乘客,谈谈乘坐感受。 影响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机器生产18世纪60年代开始
改良
蒸汽机 工 厂手工工场纺织采矿
冶金运输业19世纪40年代基


成工 业 革 命 的 历 程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珍妮机蒸汽机火车解决效率问题解决动力问题解决运输问题工匠推动工业革命进程 寻找新动力 广泛运用英国工匠精益求精
勇于创新
坚持不懈
……请回答,何为工匠精神?英法美德俄日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英国 欧洲大陆、北美和俄日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工业革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 进程。 城市化2、社会生活工业革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带来环境污染。启示:
②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材料七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教材P95 3、生产关系:
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5、对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②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思想文化上: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4、国际关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840年(19世纪上半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时的大清帝国是一番什么情形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A、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D、环境污染B、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以下是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一些变化,其中哪个对社会的发展不利?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工业发展?改变引发思考发展? 放弃?课堂延伸1.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用科技创新来保护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英国工业革命看当今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