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0 12: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情节梗概:
《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后半部,原题“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叙述晁盖、吴用、白胜等草莽英雄与大名府军官杨志斗智斗勇的故事。该故事发生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村西北部的黄泥冈。
智取生辰纲八条好汉:
赤发鬼刘唐,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阮氏三雄: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入云龙公孙胜,白日鼠白胜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扫清字词障碍,在借助课下注释的基础上,读懂小说文意,了解水浒传。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补叙。
施耐庵本苏州人,据《施氏家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作者简介:2分钟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2分钟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以宋江为首等108位英雄好汉 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
故事背景:
大名府太守梁中书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给他的老丈人蔡京,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不失手;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准备在 动手,众好汉志在必得。
什么是“生辰纲”?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起义
黄泥岗
自学指导一:2分钟
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完成故事情节的填空。
(概括的字数不得超过12个字)
故事开端:杨志改时送生辰纲
(1—4段)
故事发展: ,白胜设计诱官军
(5—9段)
故事高潮: (10段)
故事结局: ,吴用智取生辰纲
(11、12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浏览课文,大体把握故事内容,完成故事情节的填空。
(概括的字数不得超过12个字)
故事开端:杨志改时送生辰纲
(1—4段)
故事发展: ,白胜设计诱官军
(5—9段)
故事高潮: (10段)
故事结局: ,吴用智取生辰纲
(11、12段)
自学检测一:5分钟
好汉贩枣蒙杨志
杨志无奈买白酒(杨志买酒中计)
杨志误失生辰纲
故事情节的概括是中考中小说类阅读必考的考点之一。
如何做情节概括的题型呢?
1、理清文章的结构形式。
常见结构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简要说出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开端(1—4)杨志押送金银担,军汉天热行路苦
发展(5—9)黄泥冈军汉歇凉,黑松林吴用下药
高潮(10—11)众军喝酒中巧计,好汉智取生辰纲
补叙(12)打破谜底说根由,枣客原是七好汉
注意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情感的变化、人物命运的转折等。
2、分层概括事件,抓主要事件,舍次要事件。
3、一般概括的格式为:“何人做何事,结果怎么样”。
教师点拨一:5分钟
深读课文,分析小说情节,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生辰纲被劫了,人们都拍手叫绝?
2、小说中除了写杨志与晁盖等好汉的主要矛盾之外,还写了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这个次要矛盾,为什么要花大笔墨来写次要矛盾?
3、全文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自学指导二:2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1、为什么生辰纲被劫了,人们都拍手叫绝?
因为生辰纲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小说中除了写杨志与晁盖等好汉的主要矛盾之外,还写了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这个次要矛盾,为什么要花大笔墨来写次要矛盾?
写次要矛盾的作用是为主要矛盾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全文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①补叙。
②作用:对这一段的交代,揭开了吴用用计的谜底,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也突出了吴用的足智多谋。
自学检测二:5分钟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四幅图片排序!
一、顺叙、倒(dào)叙、插叙、补叙是记叙文叙述顺序的四大方式。
二、什么是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三、补叙和插叙的区别:
1、补叙补入的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2、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四、补叙的作用:
①补充情节,使事件完整
②揭开谜底
③突出人物形象
教师点拨二:5分钟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自学指导三:2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自学检测三:5-9分钟
1、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
黄泥冈松树林。
教师点拨三:5分钟
1.明暗交织,造成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引人入胜。
2.如下图: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í qū( ) chěng biàn ( )

xún sī ( )
nán nán nà nà( )

nuò nuò lián shēng ( )
diān dǎo ( )

sǐ xīn tā dì ( )
jì jiào ( )
当堂训练:15分钟
崎岖
逞辩
寻思
喃喃呐呐
诺诺连声
颠倒
死心塌地
瘠薄
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吴用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桨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1、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白胜和吴用在此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做了些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这条计策是“智取生辰纲”,吴用带领着晁盖等人打扮成卖枣客,在黄泥冈上与杨志相遇。白胜打扮成卖酒商,吴用以天热口渴买酒喝为由,诱使杨志等人喝下被下了蒙汗药的酒。待杨志等人晕去后,吴用等把生辰纲夺走。
②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涤;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2. 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水浒传》,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答:①青面兽杨志。
②杨志精明能干,谨慎小心。例如在押送金银担的路途上,他多次变更出行时间,与吴用等人相遇时小心探问。
③他刚愎自用,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粗暴,例如:他在赶路时对下属轻则骂,重则打。
1、绰号豹子头的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后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3、同样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前者曾经三拳打死 ,倒拔 ,大闹 。后者曾经在 杀死四只老虎 ,又曾大战“浪里白条” 。
4、《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 、 、 。
5、《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 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上段话中的字分别是 、 两位首领的称谓。
林冲
高俅
沧州
吴用
智取生辰纲
鲁智深
李逵
镇关西
垂杨柳
野猪林
沂岭
张顺
王伦
晁盖
宋江
卢俊义
宋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概括人物性格,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下面三个句子分别表现出杨志的什么性格特点?请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并做标注。
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2、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

3、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 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 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自学指导一:2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自学检测一:5-9分钟
下面三个句子分别表现出杨志的什么性格特点?请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并做标注。
1、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拿了藤条要打。
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杨志的粗暴和急功近利。
2、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出杨志的小心谨慎。
3、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 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 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出杨志的专制、蛮不讲理、小心谨慎。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1、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
仔细揣摩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从中提炼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从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去感知。
比如文中的智藏行踪——精明、
智变行程——谨慎、
智选路径——多智
3、从人物的身份、地位、背景去揣摩。
4、从其他人物的评价、语言来分析。
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教师点拨一:5分钟
精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从天时、地利、人为因素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吴用能智取生辰纲的原因。
2、吴用能够顺利用计夺取生辰纲,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请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3、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4、吴用他们是何时下的药呢?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
自学指导二:2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6分钟
自学检测二:5-9分钟
1、请从天时、地利、人为因素三个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吴用能智取生辰纲的原因。
①天时:六月初四正午
②地利:黄泥冈松树林
③人为:杨志与军健、虞侯、都管都有矛盾,白胜等人的演技又非常成功的欺骗了杨志。
2、吴用能够顺利用计夺取生辰纲,跟当时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请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例子: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地点在黄泥冈松树林。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强调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3、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4、吴用他们是何时下的药呢?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
①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②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时间、天气、地点;
2、渲染…的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刻画人物…性格;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
教师点拨二:5分钟
当堂训练:15分钟
1.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他是否真的无智可言?
(1)他不多带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
①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
②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
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
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的用心良苦
,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
2.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
3.为什么杨志如此精明,谨慎多智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
败的命运?
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搬口)
老都管—烦
(恼他)
4.吴用之智表现在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六月初四正午: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黄泥冈的松树林: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地利。
智用计谋
1、乔装打扮:麻痹对手
2、酒为诱饵:诱惑对手
3、卖酒戏法:动摇对手
4、巧卖药酒:瓦解对手
5.梁山好汉们所用的计策有哪些?(《孙子兵法》中的计策)
①假扮客商,装怕歹人;麻痹军汉,稳住杨志。
(瞒天过海计)
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激化矛盾,增强诱惑。
(欲擒故纵计)
③故意抢酒,消除疑虑;假戏真做,巧下麻药。
(偷梁换柱计)
④白胜装气,枣客调解;送酒送枣,杨志上钩。
(反客为主计)
课后作业:
1.先预习并背诵《出师表》1—5段。
2.完成《同步训练》P5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