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学案) 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05 14: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面,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1)记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2)知道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
(二)在地图上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及其位置,知道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2、 教学方法:
1.读图:
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识别地形、地势状况。
2.绘图
3.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最好包括长江、黄河)。
以电脑多媒体展示地形图,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地势和地形的概念。
提问学生表现地势和地形的方法。
引出表示地形的两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引导学生阅读上述两种地图,并通过中国地形图来分析我国的地形特征及分布。
用电脑多媒体展示北纬32°纬线穿过的地形区中国剖面图,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学生读图:熟悉阶梯界线及每个阶梯的分界山脉。
学生在课本中国空白地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和分界山脉,然后让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现,教师从旁作出指点更正。
学生读图:熟悉三个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共11个主要地形区)
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图上画出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然后让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现,教师从旁作出指点更正。
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地形特征之一:山脉是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
以电脑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进行对比,并作出总结归纳。
中国地势(顺口溜)
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
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
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
课堂练习:《地理学习与评价》
课后思考题:我国地势的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水能、交通的影响。
六、板书: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2、 地形复杂多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