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找回阅读的至乐》整本书阅读 课件 (共5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重新找回阅读的至乐》整本书阅读 课件 (共5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9 23: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重新找回阅读的至乐
复旦附中
一、整本书阅读并不难
基础阅读 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 这本书在说什么?
分析阅读 我读的是哪一类的书?
主题阅读 与同一主题相关的书有哪些?
莫提默·J. 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二、整本书阅读的选书标准
一、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二、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整本读经典”选目(2017.9—)
整本书阅读书目 创意写作素材 创意写作类型 创意写作主题
沈从文《边城》 续写《边城》 爱情小说 共情
余华《活着》 家族记忆 口述历史 亲情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社会新闻 推理小说 救赎
奥威尔《1984》 反乌托邦 科幻小说 自由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成长故事 成长小说 成长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初恋情怀 爱情小说 爱情
整本书阅读书目 创意写作素材 创意写作类型 创意写作主题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魔都现实 魔幻现实 家园
卡夫卡《变形记》 底层社会 表现主义 异化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青涩青春 校园小说 反叛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存在主义 哲理小说 媚俗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人在旅途 爱情小说 成长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 现代寓言 寓言小说 自由
“整本读经典”选目(2017.9—)
整本书阅读书目 创意写作素材 创意写作类型 创意写作主题
海明威《老人与海》 自由意志 冒险小说 勇气
加缪《局外人》 荒诞文学 荒诞小说 真实
张爱玲《金锁记》 女性主义 女性小说 平等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叙事迷宫 概念小说 时间
王小波《黄金时代》 特立独行 历史小说 讽喻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前往何方 冒险小说 梦想
“整本读经典”选目(2017.9—)
整本书阅读书目 创意写作素材 创意写作类型 创意写作主题
海子《海子诗全集》 以梦为马 现代诗歌 想象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魔都饮食 现代散文 家园
费孝通《乡土中国》 社会调查 调查报告 平等
林语堂《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 历史小说 时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历史故事 重述历史 共情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国意象 艺术赏鉴 审美
“整本读经典”选目(2017.9—)
整本书阅读书目 创意写作素材 创意写作类型 创意写作主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命题 批判反思 人性
阿伦特《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平庸之恶 社会观察 反抗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伦理 调查报告 信仰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需求层次 批判反思 生命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哲学 批判反思 自由
津巴多《路西法效应》 社会情境 批判反思 自由
“整本读经典”选目(2017.9—)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㈠:跨文本阅读
文学改编电影
我们一直生活在伟大的改编电影的时代。
我们一直生活在伟大的改编电影的时代。
1.电影必须以电影的方式成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用这条标准去检验电影。
2.不要有任何成见,认为什么必须或不能包含在电影里。改编电影中最好的元素往往是脱离小说的,而最糟糕的元素也是。
3.与此同时,不要做明显愚不可及的改动。这得靠你自己判断。换句话说,要判断改动或忠于原著是否有价值,得结合全片来看。
4.要有双重思维:一个用来存放你对文学原著拥有的珍贵记忆,一个用来检验电影版本。
整本读经典
整本书阅读书目 知其人 论其世 影视
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的前半生》 《湘行散记》 《边城》
余华《活着》 《我能否相信自己》 《余华论》 《活着》
芥川龙之介《竹林中》 《芥川龙之介传》 《明治维新》 《罗生门》
乔治?奥威尔《1984》 《冷峻的良心》 《奥威尔难题》 《一九八四》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拥抱战败》 《挪威的森林》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爱中痴儿》 《光荣与梦想》 《了不起的盖茨比》
整本读经典
整本书阅读书目 知其人 论其世 影视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传》 《被切开的血管》 《霍乱时期的爱情》
卡夫卡《变形记》 《理性的梦魇》 《现代主义》 《卡夫卡传》
《麦田里的守望者》 《守望麦田》 《光荣与梦想》 《麦田里的反叛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昆德拉传》 《1968》 《布拉格之恋》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传》 《拥抱战败》 《伊豆的舞女》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 《巴黎隐士》 《教宗与墨索里尼》 自由
整本书阅读书目 致其人 论其世 影视
海明威《老人与海》 《间谍水手作家士兵》 《西班牙内战》 《老人与海》
加缪《局外人》 《加缪传》 《责任的重负》 《第一个人》
张爱玲《金锁记》 《张爱玲传》 《灰色上海》 《滚滚红尘》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博尔赫斯大传》 《拉丁美洲史》 《贝隆夫人》
王小波《黄金时代》 《王小波传》 《文革简史》 《蓝风筝》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传》 《高更书简》 《爱在他乡》
整本读经典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㈡:主题阅读
现代社会指的是欧洲封建主义之后的时代,是后封建社会的统称,包括工业化、资本主义、城市化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世俗化、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扩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人类生活全方位的平等化运动。
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社会学基本概念》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俱乐部和社团今日构成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基石。下面列出它们的基本特征:
它们基于人的成就,而非基于人的归属。
它们基于契约,而不是基于身份。
它们怀有有限的鹄的和宗旨,并设定一个或一套具体的——细化而非泛化的——目标。
它们具有选择性——只有某种特定的人才能成为某个特定俱乐部或社团的成员;不过它们也可能被竞争对手复制。
它们与同样性质的——如游戏的、音乐的、教育的——其他社团之间经常发生暗中的或公开的竞争。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它们以一种官僚机构式的组织实施管理,设有主席、秘书、会计和管理委员会。
它们大多拥有资产,如庭院、楼堂馆所、会议室。
它们通常拥有自己的象征性标志,如纹章、徽章、领带、箴言。
它们的成员一般由现时成员挑选——通过民主投票以及对提名的否决权。
它们不是由国家设立的正式团体,也不受国家控制。
它们可能设有特定的标准,如财富、性别、技能等,以此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入选。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它们收取会费和捐款,用来支付它们的活动。
它们拥有一个名字和一段历史。
它们通常采用面对面形式,成员之间互相认识。
它们克制自己,不干预成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
它们有一套明确的行为准则。
它们可以开除并确实开除违反这些准则的成员。
它们通常由一个强悍人物所缔造。
它们可触及任何类型的活动,包括犯罪,但是它们一般都合法守法。
它们往往存续多年,有的甚至存续几百年。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俱乐部、联谊会、学会、协会形成了无数张网络,这些网络的出现创造了一个公民社会,在公民社会中,公共货物有私人供应变成了现实,造成了一个我们不妨称之为公民经济的体系。
由于公民社会的发达,英格兰在一种无可比拟的程度上解决了所有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如何建立公共信任和博爱。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若不考虑公民社会的作用,就无法理解现代世界何以能在不列颠小岛上诞生和存续;若无信任和合作精神将英国个人主义的、流动的人民凝聚在一起,就不可能实现议会民主制所导致的政治融合,不可能实现一种举世无双的多元而宽容的宗教格局,也不可能实现技术创新和辉煌的科学成就,更别提运动、游戏、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了。
刘北成评议《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现代世界的起源和特征,可以说是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议题。近些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围绕着对“大分流”的解释展开的。所谓“大分流”指的是近代“西方的兴起”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的所谓停滞。
专题学习:大分流
专题学习:大分流
禁酒时期(1920-1933)的逆袭秘密
在我看来,四个宽泛的思想指引着自由主义实践,并将自由主义的故事整合为一体,它们分别是:承认社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伦理和物质冲突,不信任权力,对人类进步的信心,以及对人的尊重(无论他持有何种观点,也无论他是谁)——后者以一种不民主的信条孕育着民主的种子。
埃德蒙·福赛特《自由主义传》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㈢:文体阅读
圆形人物/扁平人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可靠叙述/不可靠叙述——布思《小说修辞学》
隐含作者/隐含读者——布思《小说修辞学》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㈣:文本细读
小说语言——布林克《小说的语言和叙事》
研究探讨某一叙事文本,可有众多方法,我至多所能说明的是:小说所明示或暗指的一种有关语言的理论、哲学、观点,可为读者开启小说文本赏析的新天地。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
“死侃”在俄语中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字眼。它指的是一种具有口语——而非书面语体——特色的第一人称叙述。在这类小说或故事里,叙述者是以“我”自称的人物角色,而读者则被称为“你”。这个叙述者使用口头话语的词汇和句式,滔滔不绝地、即时瞬发地讲述故事,而不是复述一个刻意精心编排过的、书写体裁形式的故事。与其说我们读故事,还不如说是听故事,就好像是听一个在酒吧或是火车里遇到的陌生人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说话那样。
小说中的粗口
小说在美国热销后,愤怒的家长专门对小说里的粗口进行了统计:全书共有237个“Goddamn”、58个“bastard”、31个“Chrissake”和6个“fuck”。
塞林格传记片《麦田里的反叛者》
乌娜·奥尼尔(Oona O'Neill 1925-1991)
《守望麦田—塞林格传》
1945年夏,塞林格的战争经历、延长的服役、意外的孤独感,以及对痛苦的默默忍受,一股脑地朝他压下来。时间一周周地过去,他的抑郁感越来越严重,情感困惑将把他压倒。他在前线见到过不少人患上了战斗疲劳症。我们现在将这个症状称为后创伤性压抑失调症。
《守望麦田—塞林格传》
对J.D.塞林格来说,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次灵魂的净化。通过这次写作,他抛掉了战争之后压在身上的包袱。塞林格的信仰在战争里那些可怕事件的裹挟下,充满黑暗与死亡,这一点在霍尔顿因弟弟死亡引发信仰真空一事上得到印证。多年来,那些倒下的战友使塞林格无法忘怀,如同霍尔顿无法忘掉阿利的幽灵。他为肯尼斯?考尔菲尔德又起了个名字,他以此来缅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战友。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㈤:阅读策略
小说阅读法则22条——《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开篇法则、关于虚构地点的法则、谁在说话法则、叙述不可信法则、听懂声音法则、坏角色法则、章节和诗节法则、关于普遍的特殊性法则、关于人和事的法则、叙事措辞法则、小说家的风格法则、意识流叙事法则、角色清晰法则、拥挤书桌法则、小说悖论法则、宇宙关联法则、我们和他们的法则、小说思想法则、叙述一致性法则、关门法则、现在和过去法则、完全阅读法则。
小说阅读法则22条——开篇法则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这短短的一段话容纳了现在、过去、未来三个时间向度,充分展示了小说的时间的复杂性。
《百年孤独》的叙事者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既能指向未来,又能回溯过去,充分显示了马孔多小镇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沧桑感,甚至写出了整个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纵深感和连绵感。
三、整本读经典教学策略:创意写作
家族记忆?口述历史?创作后记
其实一开始老师布置下来这个“家族史”,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因为平常不常会回到外公外婆家去,与他们交流的机会也很少。但当我认真地听外公外婆讲了他们的故事,以外公的口吻写下这篇家族史后,我才发现这个作业的意义……写完这篇文章,就决定以后有时间就要尽量常回去看看,陪外公外婆喝喝茶聊聊天。
记得在跟外公聊天的时候开玩笑问他外婆年轻的时候好不好看,他沉默了一下,然后轻轻地羞涩地说了一句“很漂亮”,外婆在外公后面一脸懵逼地说了一句“啊?”,顿时笑出声,心中感觉特别温暖。外公外婆少年夫妻,几十年劳碌苦难相互扶持陪伴着都走过来了,仔细想想真的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家族记忆?口述历史?创作后记
家族记忆?口述历史?学生互评
郭斯悠的家族史让我感受到了温暖,也体会到了艰苦,语言朴实很有画面感,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家族史也是温馨坎坷的。其实外公外婆那一辈再到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一辈的人生都是经历了风雨的。家族史是让我们了解他们的过去,体会他们的辛苦,珍惜现在的生活。
记忆伦理: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推荐2:《中学生如何整本读经典》(第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