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熟练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口算技能。
【德育教学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智慧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演示课件“智慧老人”】他给我们带来了一组题,你们想不想做?
1、口算:3+2= 2+7= 6-3= 9-4=
2、口答:30里面有()个十, 60里面有()个十。
4个十是(), 9个十是()。
师:智慧老人发现没有难倒你们,他又出了一道比较难的题,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继续演示课件“智慧老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加法
(1)师:谁来读一读这道题?(板书:20+10=)
师: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这两部分合并起来。)
你能用小棒分别摆出20和10吗?下面就请你试着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算结果,并小组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2)全班汇报: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摆、怎么算的?
谁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先摆两捆小棒表示20,再摆一捆小棒表示10,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0是2个十,10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教学例1的减法
板书:30-10=
(1)师:30-10表示什么?(表示从30里面去掉10)这样的减法题你知道怎样想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摆小棒,也可以口算。
(2)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摆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还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
(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减10等于20。)(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减10等于20。)
3、小结:
刚才我们研究的题目有什么特点?(都是整十数相加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师:做这样的加减法,怎样想呢?(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似,只是计数单位不同,10以内的加、减法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得几个一;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智慧老人看到同学们这么会学习,非常高兴,他奖给我们全班同学一颗智慧星,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表现更出色。【继续演示课件“智慧老人”】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图片“做一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左边有4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谁会列式?
(40+20=)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这幅图还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两边一共有60瓶墨水,右边有20瓶,左边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60-20=)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请你独立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把它写在书上。
2、口算:3+2= 4+5= 6-4=
30+20= 40+50= 60-40=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订正:每组题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每组题相加或减的数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每组的第1题是几个一加或减几个一,还得几个一;第2题是几个十加或减几个十,还得几个十。)
3、列式计算
出示图片“做一做(3)”。(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3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珠子,怎样列式?请你独立完成这两道题。
订正: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第1题是40+3=43,第2题是40+30=70,注意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4、对比算:40+3= 60+2= 7-5=
40+30= 20+60= 70-50=
同桌一组,各做一行,完成以后互相检查,对比说不同。
5、口算比赛: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同学发小红旗)
四、练习
20+50= ?60-20= 60+30=
50-30=??40+10= 80-70=
40+7= ??30+60= 9+50=
25-5=???90-30= 68-8=
20+80= ?6+70= ?100-50=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