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徐悲鸿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2019.10
一、课文默写(每空0.5分,总分10分)
1.适千里者,三月聚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_____。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豫章故郡,洪都新府。__________________,地接衡庐。
5.披绣闼,__________________,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_。
6.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8._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0.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11.桃花落,__________________,山盟虽在,__________________。
1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忘路之远近。
15.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二、古诗词鉴赏(共4小题,总分17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1~3题。
三登乐 范成大【1】
路转横塘【2】,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3】,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4】未老。
【注释】1.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 2.横塘: 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3.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 4.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
B. “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
C. “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
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
2. “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1分)
A.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唐·李嘉祐《伤吴中》)
B.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唐·韩偓《横塘》)
C. 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D.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4~6题。
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1】,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2】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云雾笼罩,天寒雪淡。景物反衬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佩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5.“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这里把人比作物去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2分)
A.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
6.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共11小题,总分2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1.选出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分)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A.数目 B.几个 C.屡次 D.责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2题。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2. 翻译句子: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3题。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3.翻译句子: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4题。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翻译句子: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题。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5.选出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1分)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A.沿袭 B.因为 C.经由 D.趁机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6题。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翻译句子: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7~11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1】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异复因间进说曰 间:暗中
B.布惠泽 布:陈述
C.每所止舍 舍:宿营
D.悉畔隗嚣降 畔:通“叛”,背叛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易为充饱 何以汝为见
B.重以赤眉、延岑之酷 申之以孝悌之义
C.虏兵盛而新乘胜 倚歌而和之
D.卒击鼓建旗而出 卒惶急不知所为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B.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
C.因分遣巡取栒邑
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
D.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我们就乘势深入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
B.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
C.赤眉、延岑暴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暴乱。
D.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
11.唐太宗李世民对冯异有过这样的评价:“前史称其高致,昔贤以为美谈。”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唐太宗做出这样评价的依据。(5分)
4、写作(共2题,总分50分)
1.微写作:下面两道小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180字左右短文。
(1)在《红岩》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符合原著内容。
(2)班里要设计一期以“高中的学习”为话题的板报。请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下面的《论语》选文中任选一句,并据此写一段寄语与大家共勉。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内容有针对性,能自圆其说。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③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作文:下面两道小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1)今年的国庆节假期,主旋律电影成为许多中国人度过今年国庆假期的方式,“最红国庆档”引发观影热潮;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11连胜卫冕,“女排精神”再度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在不久以前,滞留国外机场的中国游客多次高呼“中国”、高唱国歌来“维权”,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引发国人抵制“韩货”的狂潮……这些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爱国”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请以“我所理解的爱国主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未来当你走上工作岗位,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建设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我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课文默写(每空0.5分,总分10分)
略
二、古诗词鉴赏(共4小题,总分17分)
1.C 2.C
3.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2分)
“水肥帆饱”,“旷怀浩渺”,“故山更好”,“喜山林”“醉红未老”等句表达了作者归家时的喜悦和对自然山林的热爱之情(2分);并通过“算年来,识翁者少”等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1分)。
4. C 5.D
6.“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如梦人生中的一点装饰罢了(1分)。 “将何用”的反问,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只堪”句则表现了词人“浮生若梦”的思想(1分)。词人并非消极或颓废,而是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1分)。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1分)。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1分);词人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寄情于江月,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洒脱的旷达情怀(1分)。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共11小题,总分23分)
1.C 5.A
2.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
3.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备单于。
4.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先顾国家的安危,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
6.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7.B 8.D 9.D 10.D
11.(5分)
要点一:冯异有远见,表现忠诚。
要点二:冯异为人谦逊,礼让其他将军,从不自我夸耀。
要点三:冯异在广大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
要点四: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
要点五:冯异善用谋略,有主见。
文言文参考译文: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自从光武兄伯升被杀害之后,光武不敢在表面上显露出自己内心的悲伤,每次自己独处的时候,他就不吃酒肉,在枕席之上也有哭泣的痕迹。冯异单独来叩头宽解他的悲痛心情。光武制止他说:“你不要瞎说!”冯异又趁机私下向光武进说道:“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现在刘玄的将领们恣肆横行,暴虐无道,到处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从和拥戴。现在您专任一方的军事政务,该广施恩德。正因为有夏桀、商纣的昏乱,才能有商汤、周武的功业;正如人们经过长期的饥渴之后,得到饮食,就更容易满足。应该尽快分别派遣官员属吏,前往各个郡县,审理冤案,广布恩惠。”光武采纳了他的建议。到达邯郸,派遣冯异乘坐驿车巡行抚慰所属各县,审查囚犯罪状,问候鳏寡,逃亡的人来自首的免罪,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送给光武。
冯异为人谦让不自夸,出行和众将相遇,就领自己的车让路。无论是行是止都立有标志,军中都称他有规矩。每次宿营,众将领一起坐下来评功劳,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后,于是改编部队,分属各位将领,将领每人都有部属。士兵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因此赞赏他。
这时,赤眉、延岑扰乱三辅,郡县豪门大姓各自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于是派遣冯异替换邓禹讨伐他们。光武送他到河南,赐给他马车和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告诉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继而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摧残,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这次征伐,不一定要占地杀人,关键在平定安抚百姓罢了。各位将领不是不善战,但喜抢掠百姓财物。你本来就善于统御士兵,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冯异叩头受命,领兵西进,所到各处建立威信。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六十多天,交战几十次,使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多人投降。
夏天,光武派遣众将前往陇地,被隗嚣打败,光武于是下诏让冯异到栒邑驻扎。冯异还没来得及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地,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冯异立即急行军,想抢先占据栒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说:“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就想乘势深入。如果他们夺得了栒邑,就会使三辅动摇,这是我担心的。兵法说‘进攻不足,固守有余’。现在先占据城邑,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争锋。”于是率兵悄悄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冯异乘他不备,突然敲着鼓打出旗出战。行巡部队惊乱奔逃,冯异追击几十里,打败行巡。这时北地豪强头领,都背叛隗嚣来投降。冯异上书汇报情况,不敢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