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4.4能量的获得(教材全解+典例剖析+能力提升+课后全解)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4.4能量的获得(教材全解+典例剖析+能力提升+课后全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9 16:12:24

文档简介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1.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世大多数来源于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 。极少数来源于 。 是人体最主要的能世来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细胞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糖类+氧→ + + ,
无氧呼吸:葡萄糖→ + (少量),葡萄糖→ + + (少量)。
知识点1说出细胞呼吸的含义?说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2019?新邵县模拟)下列式子中,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能量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气+能量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水→氧气+二氧化碳+能量
4、(2019?周口模拟)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www.21-cn-jy.com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知识点2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区别其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点。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A.彻底分解有机物 B.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反应过程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
6、萝卜、梨等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7、(2019?枝江市模拟)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 D.腐乳、酸奶
8、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21·世纪*教育
9、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   (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21·
10、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11、(2019秋?讷河市月考)家鸽的双重呼吸是指(  )
A.肺和气囊中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肺和气管能进行呼吸
C.只有吸气时肺内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D.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12、一个缺少运动的同学在跑完3000米比赛后,第二天双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其腿部肌肉细胞(  )
A.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B.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D.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1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14、(2018?单县三模)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
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
15、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21教育网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   .2-1-c-n-j-y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   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    的活性下降了.21com
1.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A.需要酶参加 B.分解有机物
C.释放能量 D.有机物彻底分解
2.下列呼吸器官中又属于消化道的是(  )
A.咽 B.喉 C.肺 D.鼻
3.两年半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体质。身体也更加高大、壮实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身体长高长壮是由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4.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下 图所示的图线中符合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www-2-1-cnjy-com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大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6.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来源:21·世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7.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21cnjy.com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菌内线粒体数量(一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细胞器)逐渐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甲,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
9.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10.如图是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人正在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 此时肋间外肌处于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2m
(2)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3)写出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1.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世大多数来源于 糖类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
脂肪。极少数来源于 蛋白质 。 糖类 是人体最主要的能世来源。
2.细胞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糖类+氧→二氧化碳+ 水+能量 ,
无氧呼吸:葡萄糖→ 乳酸+ 能量(少量),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少量)。
知识点1说出细胞呼吸的含义?说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2019?新邵县模拟)下列式子中,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能量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气+能量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水→氧气+二氧化碳+能量
【解答】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www-2-1-cnjy-com
4、(2019?周口模拟)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来源:21cnj*y.co*m】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解答】解: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选:D。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知识点2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区别其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点。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A.彻底分解有机物 B.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反应过程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
【解答】解:有氧呼吸的特点是:需要氧气;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能量;能量彻底释放。无氧呼吸的特点是: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一般不生成二氧化碳,而是生成酒精和水(如粮食发酵成酒)或者乳酸。 故选:A。 【出处:21教育名师】
6、萝卜、梨等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此久存的萝卜、梨等多种蔬菜或水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就空心了。 故选:C。 21* m
7、(2019?枝江市模拟)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
A.泡菜、酸奶 B.面包、米酒 C.泡菜、米酒 D.腐乳、酸奶
【解答】解:A、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A错误。 B、制面包要利用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制米酒等要用到酵母菌,B正确。 C、制米酒等要用到酵母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C错误。 D、制腐乳、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和奶有一种特殊的酸味。D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 ,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 ,判定依据是 。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水螅是动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所以图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乙,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所以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甲,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判定依据是 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故答案为:乙;有氧呼吸;甲;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9、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   (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21*
【解答】解:(1)酵母菌、蘑菇属于真菌,水稻、西瓜属于植物;真菌细胞、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有明显区别。
(2)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产物二氧化碳跟反应物氧气体积保持一致因而液面不变;后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气球膨胀,体积变大,导致量筒内的液面升高。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由于温度较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变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增速变慢,气球膨胀速率变慢,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减慢。
故答案为:(1)D;(2)先不变后升高;(3)减慢。
10、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解答】解:制作发酵食品时首先要把材料煮熟,相当于高温灭菌,以免杂菌的污染。然后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进行发酵的微生物,然后再接种上用来发酵的菌种,用以发酵的微生物多是厌氧的,因此发酵过程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利于微生物的发酵。 故选:D。
11、(2019秋?讷河市月考)家鸽的双重呼吸是指(  )
A.肺和气囊中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肺和气管能进行呼吸
C.只有吸气时肺内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D.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家鸽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所以家鸽的双重呼吸是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D。
12、一个缺少运动的同学在跑完3000米比赛后,第二天双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其腿部肌肉细胞(  )
A.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B.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D.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解答】解:ABCD、处于暂时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引起肌肉酸痛,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解答】解: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 故选:C。
14、(2018?单县三模)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
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
【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代谢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走,A正确。 B、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B正确。 C、若X为叶肉细胞,根据箭头方向,①为有机物而不是水,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则Y为叶脉中的筛管而不是导管,C错误。 D、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D正确。 故选:C。 2·1·c·n·j·y
15、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
(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   .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   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    的活性下降了.
【解答】解:(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会越快 (选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
(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
(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酶的活性下降了.
故答案为:(1)越快 (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3)体温调节;酶
1.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A.需要酶参加 B.分解有机物
C.释放能量 D.有机物彻底分解
【答案】D
【解析】A、有氧呼吸过程与无氧呼吸过程都需要酶参与,A错误。 BC、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C错误。? D、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2.下列呼吸器官中又属于消化道的是(  )
A.咽 B.喉 C.肺 D.鼻
【答案】A
【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咽既是呼吸器官又属于消化道。故选A。
3.两年半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体质。身体也更加高大、壮实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身体长高长壮是由于( )21·世纪*教育网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
【答案】A
【解析】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当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时,生物就生长,人就表现出体型增大,体重增加,身材增高等生理变化。因此身体长高长壮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A正确。
4.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下 图所示的图线中符合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只有丙曲线乳酸的浓度在短跑时升高,短跑后逐渐降低,故选C。
5.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大
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
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
【答案】B
【解析】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所以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A正确。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错误。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表明水分已经充分吸收热量,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比较,而不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C正确。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正确。
6.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答案】B
【解析】A、①是红细胞,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②是血浆,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①和②的成分完全不同,A错误;
B、在物质交换的同时,发生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因为血液内的氧气含量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由血液再到组织。由于同样的原理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代谢的废物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走。所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B正确。
C、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错误;
D、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从细胞向外扩散,B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②处, D错误;
7.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 (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菌内线粒体数量(一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细胞器)逐渐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答案】)①② 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①④ 温度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 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使有氧呼吸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命活动过程
【解析】(1)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以此作出假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①、④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①温室适宜(22~30℃),④温度过低(0℃),因此可选①和④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是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葡萄糖(或营养物质)。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原因是线粒体数目迅速增多,使有氧呼吸加强,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生命活动过程。
8.如图所示是水螅和乳酸菌的呼吸情况与氧浓度的关系,其中表示水螅的曲线是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甲,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
【答案】乙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氧浓度越高,呼吸效率反而越低
【解析】水螅是动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所以应该是乙曲线;而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所以是甲曲线。
9.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 5℃和3 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 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
【答案】(1)气孔 (2)上
【解析】(1)气孔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门户,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气孔。
(2)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将增加,A点将向上移动。
10.如图是呼吸过程中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人正在_____(选填“吸气”或“呼气”), 此时肋间外肌处于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21cnjy.com
(2)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3)写出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吸气 收缩 C 肺泡数量多
【解析】(1)图①膈肌顶部下降,此时膈肌收缩,胸廓大,膈肌顶部位置低,因此图①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同时收缩。www.21-cn-jy.com
(2)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所以答案选择C。2-1-c-n-j-y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