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05 1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 理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上述三图所示地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廉价  C、消费市场广大 D、科学技术发达
2、有关三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与乙地的气候高温与多雨期一致
B、三地的降水受海洋影响很大,季节分配均匀
C、甲地与丙地气候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乙地和丙地的气候都适合种植冬小麦
3、有关图中三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
B、乙国领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C、丙国领土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
D、甲丙两国的首都,既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符合甲地区工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区 B.资源密集型重工业地区
C.二战以后的新兴工业区 D.技术密集型工业发达地区
5.乙地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壤盐碱化 D.洪涝灾害
6.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 光热、水分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读下面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和印度洋局部海区图,完成7——9题。
7.甲地在3月21日人影最短的时刻,乙地的区时是
A.3月21日9时
B.3月21日9时20分
C.3月20日23时
D.3月21日15时
8.已知右图中X、Y为两条纬线,一条数值为23°26′,另一条数值为30°,M、N为两条等压线,一条数值为1020百帕,另一条数值为1022百帕。根据图示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等值线的数值为1020百帕  B.X为23°26′S
C.Y为23°26′N   D.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9.根据甲地此时所处的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此时正处于枯水期 B.阿根廷此时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正逆风逆水途经印度海域 D.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318国道”是一条代表泱泱大中国风采的大道,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国道分布和沿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能资源集中在西段 ②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③穿越我国四大干湿区
④太阳能资源自西向东递减 ⑤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⑥自西向东依次与京广、京九、京沪线相交
A.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 ①②⑤⑥
11.有关该国道相关地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穿越的A地区昼夜温差明显,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旱作农业
B.沿线从东往西依次可见到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荒漠等自然风光
C.穿越的B地区夜雨较多,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D.沿线地区均受寒潮影响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今年3月28日(农历初二),全球88个国家的近4000座城镇按照时区依次在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灯一小时。活动正式开始于新西兰以东的查塔姆群岛,包括南极科考站、埃及大金字塔、罗马圆形大剧场和纽约帝国大厦在内的世界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中心都在当地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灭了璀璨的灯光。据此回答12~14 题。
12、“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主要指
A、大气污染 B、酸雨现象 C、臭氧洞 D、气候变暖
13、下列现象中,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有关这次熄灯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纽约帝国大厦比埃及大金字塔先熄灯
B、从赤道上空看地球,灯光的熄灭是自东向西进行的
C、熄灯后明月当空,更有利于月相观测
D、熄灯后罗马圆形大剧场黑夜时间比新西兰长
读“某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 根据等温线所示信息,图示海域位于
A.南半球大陆的西岸
B.北半球大陆的西岸
C.南半球大陆的东岸
D.北半球大陆的东岸
16. 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加利福尼亚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
17. 关于该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岸气候更为湿润 B.使沿岸地区降水稀少
C.从成因看属于密度流 D.从成因看属于风海流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
(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5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19.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阴雨连绵
读右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时间为19时20分。完成20—22题。
20、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20°N , 145°W B.20°N , 35°E?
C.20°S , 35°E D.20°S , 145°W?
21、这一天,图中各点昼夜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A、B昼长相等 B.Q昼夜可能相等
C.P点出现极昼 D.Q点一定出现极夜
22、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 B.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
C.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23~25题。
2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24.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5.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6分)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 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填字母)(2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 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什么?(2分)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 表示高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2分)
28.(9分)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3分)试分析A国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6分)B国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港。试分析该港口的区位条件。
27、(10分)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约占全球
范围的 。(2分)
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等太阳高度线C的数值是 ,
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 。(4分)
(3)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2分)
(4)下面的四幅日照图中,日期与上图最接近的是 。(2分)
29.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共15分)
(1)图示地区地震频繁,主要是处在_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2分)
(2)R河的主要补给是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图中资料,说出A地区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有哪些?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水稻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R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评价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3分)
(5)该国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至少写两个)(2分)
(6)M市正在力图打造成一个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是什么?(至少答三点)(3分)
摸底考试地理答案(2009.8.7)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C
B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A
D
B
B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C
D
二.综合题(50分)
26.(16分)(1)(每格1分,共6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特 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陆地径流(写“地表径流”可以给分)(2分)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如只写亚热带季风气候不给分,必须以大气运动来回答)
(6)如右图,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要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得2分;如风向正确、气压带位置不当,得1分;如气压带副成高压,即使风向正确也不得分。
27、(10分)
(1)B(2分)
(2)67°(2分),67°N,120°W(2分)
(3)A、B两点间距与B、N两点间距相同,而B、N在同一条经线上,根据纬度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可算出B、N间距约为110×67=7370千米(2分)
(4)A(2分)
28.(9分)
(1)全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畜产品需求量大;交通发达。(3分)
(2)鹿特丹(2分) 大河入海口处,水深;平原地形;陆上交通发达,可以海陆联运;腹地广。(4分)
29.(15分)
(1)印度洋 亚欧板块 (2分)
(2)雨水补给
原因: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河流流量变化随降水量变化大。(2分)
(3)降水丰富,由西南向内陆递减;(2分)
原因是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
(4)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纬度低,热量充足等。(3分)
(5)电子、航空航天、原子能等。(2分)
(6)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