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05 18: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升湖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地 理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共50分)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16时20分在福建霞浦登陆后,由于移动速度慢、带来的雨量大,受其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诱发多起地质灾害。据此回答1—3题。1、受“莫拉克”的影响,下列省区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是:A.江西、陕西 B.福建、湖南 C.广西、内蒙古 D.云南、西藏2、台风“莫拉克”在福建登陆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3、台风“莫拉克”是在下列那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4、下面少数民族对话,你认为哪个对: A.黎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B.赫哲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此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反映出: 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 ②1980年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7—9题。7、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8、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9、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A.资金来源充足 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 D.科学技术先进下图是副热带高压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热带高压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完成10~11题。10、当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而江南地区“春雨遍地流”时,高压脊大致位于:A.15°N--20°N附近的滇南地区 B.15°N--20°N附近的南岭或其以南地区 C.25°N—30°N附近的长江流域 D.30°N--35°N附近的黄河流域11、当副热带高压脊位于25°N—35°N附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的季节 B.黄淮海平原土壤出现返盐现象 C.黄河上游出现“凌汛”,现象 D.东南沿海为易受台风侵袭的季节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12-13题。1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13、图中等高线a和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100、100 B.100、500 C.500、250 D.500、350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4~16题。14、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15、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16、与F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闻名于世的影都好莱坞所在城市 B.泰姬陵所在城市C.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城市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最大的城市读缅甸(国)简图,图中仰光为原首都,内比都
为现首都。回答17—19题。
17、缅甸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缅甸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
A.广西、西藏 B.云南、广西
C.云南、贵州 D.西藏、云南
18、关于缅甸所在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B.经济发展快,生产力水平高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
D.与我国河流相连,水运联系便利
19、下列有关缅甸迁都理由的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A.分散城市职能,有利于解决城市问题
B.有利于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有利于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D.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问题:
 20、甲、乙两国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1、甲国的a港口和乙国的b港口:
  A.均受季风环流控制 B.雨季出现的时间不同
  C.沿岸洋流均为暖流 D.沿岸洋流成因相同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2006年湖区将于明显少于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据此回答23-25题:
22、纳木错湖的成因是:
A.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 C.冰川作用 D.火山喷发
23、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 D.大气降水增多
24、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P地
比N 地先见到日出,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
昼,再过3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25、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世界最大沙漠
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2009.9.7)
地 理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谢玉萍 审题:吕建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表中对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读某地区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 A、B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请说明该区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整治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治措施:
(4)从图中城市的形成看,其区位选择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图中M线为我国近年完工的重点工程________________,
影响该工程在此区域选线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
27、读下面的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洋流箭头判断,此时,d处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控制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
(2)d处附近表层海水流向是_____________;
(3)E处属于什么气候?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
(4)b处自然带名称是 _ _____,自然带a到d变化反映了自然带的
_ 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_ _为基础。
(5)A、B、C、D四地的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8分)
⑴ 图中反映的是__________地区
_________月份等温线的分布情况。
(2)分析等温线在A、B处分布有何特点?
试分析原因。
29、读下列俄罗斯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简图,回答相关问题:(14分)
(1)俄罗斯自然地理分布图中,图例ABC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其中图例B分布区域的名称是 。
(2)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其中E表示
,F表示 。
(3)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中D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布广泛,原因是
;造成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东岸 ;
西岸 。
(4)虽然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境内地势平缓的地区面积广大,但两国的垦殖指数都不是很高,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
俄罗斯:
澳大利亚:
(5)俄罗斯与澳大利亚都是世界矿业大国,下列各组矿产中均为两国富有的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和铁矿
C.煤和天然气 D.煤和铁矿
地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C B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D A A D A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
26、(1)西北一东南 (1′) A地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B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2′)
(2)多为季节性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夏季汛期,冬季有断流现象 (3′)
(3)土地荒漠化 (1′) ①植树种草,营造绿洲护田林网和防沙林,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②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如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 (3′)
(4)山麓绿洲(或河流下游沿岸) (1′)
(5)西气东输 (1′) 地形平坦,经过的城市多 (2′)
(6)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开辟进口的新渠道,积极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答对三点即可,3′)
27、(1)炎热干燥,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2′)
(2)自西向东(或从大西洋到地中海) (1′)
(3)热带雨林, (1′) 受东南信风和暖流影响 (2′)
(4)热带草原带,从赤道到两极,热量 (3′)
(5)D>C>B>A (2′)
28、东北 1 (2′)
A处等温线向北突出,B处等温线向南突出; (2′) A处为大兴安岭东坡,受冬季风影响小;B处为大兴安岭西坡,受冬季风影响大。 (4′)
29、(1)地形 中西伯利亚高原 (2′)
(2)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1′)
东岸: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1′);且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1′)。西岸:位于背风海岸(1′),且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1′)。
(4)俄罗斯:纬度高,热量不足;冻土分布广。澳大利亚: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 (3′)
(5) D (1′)
www.
20080602
M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