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基本不等式(二)
1.理解定理3、定理4,会用两个定理解决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
2.能运用三个正数的平均值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自学导引
1.当a、b、c∈R+时,≥,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称为正数a,b,c的算术平均值,为正数a、b、c的几何平均值.
2.如果a1,a2,…,an为n个正数,则≥,当且仅当a1=a2=…=an时,等号成立.
基础自测
1.设a、b、c∈R,下列各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a2+b2≥2|ab| B.a+b≥2
C.a3+b3+c3≥3abc D.≥
解析 由a2+b2-2|ab|=|a|2-2|ab|+|b|2
=(|a|-|b|)2≥0,故选A.
答案 A
2.函数y=x2·(1-5x)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解析 由y=x2·(1-5x)=·x·x(1-5x)
≤=.
答案 A
3.已知实数a,b,c满足a+b+c=0,a2+b2+c2=1,则a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 利用不等式求解.
因为a+b+c=0,所以b+c=-a.
因为a2+b2+c2=1,
所以-a2+1=b2+c2=(b+c)2-2bc=a2-2bc,
所以2a2-1=2bc≤b2+c2=1-a2,
所以3a2≤2,所以a2≤,
所以-≤a≤,所以amax=.
答案
知识点1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1】已知a、b、c∈R+,且a+b+c=1.
求证:++≥.
证明 a+b+c=1?(a+b)+(b+c)+(c+a)=2,
[(a+b)+(b+c)+(c+a)]
≥3·3=9
?++≥.
●反思感悟:认真观察要证的不等式的结构特点,灵活利用已知条件构造出能利用平均值不等式的式子.
1.证明(a+b+c)≥(a,b,c∈R+).
证明 ∵(a+b)+(b+c)+(c+a)
≥3,
++≥3,
∴(a+b+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知识点2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例2】若正数a,b满足ab=a+b+3,求ab的取值范围.
解 方法一:∵a、b∈R+,且ab=a+b+3≥3,
∴a3b3≥81ab.又ab>0,∴a2b2≥81.
∴ab≥9(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的取值范围是[9,+∞).
方法二:∵ab-3=a+b≥2,
∴ab-2-3≥0且ab>0,
∴≥3,即ab≥9(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ab的取值范围是[9,+∞).
●反思感悟:注意平均值不等式应用的条件是三个正数在求最值时,一定要求出等号成立时未知数的值,如果不存在使等号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则最值不存在.
2.求y=sin xcos2x,x∈的最大值.
解 ∵x∈,∴sin x>0,y>0.
y2=sin2xcos4x=
≤===.
故y≤=,此时,2sin2x=cos2x,tan2x=,
y有最大值.
知识点3 平均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例3】某产品今后四年的市场需求量依次构成数列{an},n=1,2,3,4,并预测到年需求量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的百分率为P1,第三年比第二年增长的百分率为P2,第四年比第三年增长的百分率为P3,且P1+P2+P3=1.给出如下数据:
①,②,③,④,⑤,
则其中可能成为这四年间市场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⑤
解析 设这四年间市场年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x>0),
则a4=a1(1+x)3=a1(1+P1)(1+P2)(1+P3),
∴(1+x)3=(1+P1)(1+P2)(1+P3),
∴(1+x)3=(1+P1)(1+P2)(1+P3)
≤=.
∴1+x≤,即x≤,
对比所给数据,只有①③满足条件,故选B.
答案 B
3.设长方体的体积为1 000 cm3,则它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cm2.
解析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则abc=1 000,且a>0,b>0,c>0.
∴它的表面积S=2(ab+bc+ca)≥2×3=600.
当且仅当a=b=c=10 (cm)时取“=”号.
所以它的表面积S的最小值为600 cm2.
答案 600
课堂小结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理解题意,设出变量,一般设变量时,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4)回答实际问题.
随堂演练
1.设f(x)=ln x,0<a<b,若p=f(),q=f,r=(f(a)+f(b)),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r<p B.p=r<q
C.q=r>p D.p=r>q
解析 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判断p,q,r之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因为b>a>0,故<.又f(x)=ln x(x>0)为增函数,所以f>f(),即q>p.又r=(f(a)+f(b))=(ln a+lnb)=ln=p.
答案 B
2.已知x≥,则f(x)=有(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1 D.最小值1
解析 f(x)==,
又∵x≥,x-2≥,
则f(x)≥·2=1.
答案 D
3.函数y=x2·(1-3x)在上的最大值是________.
解析 由y=x2·(1-3x)
=·x·x(1-3x)
≤=.
答案
4.用长为16 cm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可围成的矩形的最大面积是________ cm2.
解析 设矩形长为x cm(0面积S=x(8-x).由于x>0,8-x>0,
可得S≤=16,
当且仅当x=8-x即x=4时,Smax=16.
所以矩形的最大面积是16 cm2.
答案 16
基础达标
1.若x>0,则4x+的最小值是( )
A.9 B.3
C.13 D.不存在
解析 ∵x>0,
∴4x+=2x·2x·≥3=3.
答案 B
2.设a,b,c∈(0,+∞)且a+b+c=1,令x=·,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1,8) D.[8,+∞)
解析 ∵x=
=··
=≥=8,
当且仅当a=b=c时取等号,∴x≥8.
答案 D
3.已知x,y都为正数,且+=1,则xy有( )
A.最小值16 B.最大值16
C.最小值 D.最大值
解析 ∵x,y∈(0,+∞)且+=1,
∴1=+≥2=,∴≥4,∴xy≥16,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此时(xy)min=16.
答案 A
4.已知a,b,∈R*,则≥________.
解析 =1+1+1++++++≥3+2+2+2=9.
答案 9
5.要制作一个容积为4 m3,高为1 m的无盖长方体容器.已知该容器的底面造价是每平方米20元,侧面造价是每平方米10元,则该容器的最低总造价是________(单位:元).
解析 利用均值(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
设该长方体容器的长为x m,则宽为m.又设该容器的造价为y元,则y=20×4+2×10,即y=80+20(x>0).因为x+≥2=4,所以ymin=80+20×4=160(元).
答案 160
6.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a|<b的解集为{x|2<x<4}.
(1)求实数a,b的值;
(2)求+的最大值.
解 (1)由|x+a|<b,得-b-a<x<b-a,
则解得
(2)+
=+≤
=2=4,
当且仅当=,即t=1时等号成立,
故(+)max=4.
综合提高
7.已知圆柱的轴截面周长为6,体积为V,则下列关系式总成立的是( )
A.V≥π B.V≤π
C.V≥π D.V≤π
解析 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
则由题意得:4r+2h=6,即2r+h=3,
于是有V=πr2h≤π·=π=π,
当且仅当r=h时取等号.
答案 B
8.如果圆柱的轴截面周长l为定值,那么圆柱的体积最大值是( )
A.π B.π
C.π D.π
解析 l=4r+2h,即2r+h=,
V=πr2h≤π=π.
答案 A
9.定义运算“?”:x?y=(x,y∈R,xy≠0),当x>0,y>0时,x?y+(2y)?x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先利用新定义写出解析式,再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
因为x?y=,所以(2y)?x=.又x>0,y>0,故x?y+(2y)?x=+=≥=,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答案
10.某项研究表明:在考虑行车安全的情况下,某路段车流量F(单位时间内经过测量点的车辆数,单位:辆/时)与车流速度v(假设车辆以相同速度v行驶,单位:米/秒)、平均车长l(单位:米)的值有关,其公式为F=.
(1)如果不限定车型,l=6.05,则最大车流量为______辆/时;
(2)如果限定车型,l=5,则最大车流量比(1)中的最大车流量增加________辆/时.
解析 把所给l值代入,分子分母同除以v,构造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求最值.
(1)当l=6.05时,F==≤+18==1 900.当且仅当v=11米/秒时等号成立,此时车流量最大为1 900辆/时.
(2)当l=5时,F==≤==2 000.当且仅当v=10米/秒时等号成立,此时车流量最大为2 000辆/时,比(1)中的最大车流量增加100辆/时.
答案 (1)1 900 (2)100
11.如图所示,将一矩形花坛ABCD扩建成一个更大的矩形花坛AMPN,要求B在AM上,D在AN上且对角线MN过C点,已知|AB|=3米,|AD|=2米.
(1)要使矩形AMPN的面积大于32平方米,则AN的长应在什么范围内?
(2)当AN的长度是多少时,矩形AMPN的面积最小?并求最小面积;
(3)若AN的长度不少于6米,则当AN的长度是多少时,矩形AMPN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面积.
解 设AN的长为x米(x>2),矩形AMPN的面积为y.
∵=,∴|AM|=,
∴S矩形AMPN=|AN|·|AM|=(x>2)
(1)由S矩形AMPN>32得>32,
∵x>2,∴3x2-32x+64>0,
即(3x-8)(x-8)>0,∴28,
即AN的长的取值范围是∪(8,+∞).
(2)令y===3(x-2)++12≥2+12=24,
当且仅当3(x-2)=,
即x=4时,y=取得最小值,
即S矩形AMPN取得最小值24平方米.
(3)令g(x)=3x+(x≥4),设x1>x2≥4,
则g(x1)-g(x2)=3(x1-x2)+
=,
∵x1>x2≥4,∴x1-x2>0,x1x2>16,
∴g(x1)-g(x2)>0,∴g(x)在[4,+∞)上递增.
∴y=3(x-2)++12在[6,+∞)上递增.
∴当x=6时,y取得最小值,即S矩形AMPN取得最小值27平方米.
12.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 km/h,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km/h)的平方成正比,比例常数为b,固定部分为a元.
(1)把全程运输成本y元表示为速度v (km/h)的函数,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少,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
解 (1)因为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为bv2+a(元),
全程时间为(小时),故y=(bv2+a),
即y=s,v∈(0,c].
(2)由于+bv≥2,当且仅当v=时取等号,故
①若≤c,则当v=时,y取最小值.
②若>c,则先证y=s,v∈(0,c]为单调减函数,事实上,当v1、v2∈(0,c],且v1则y1-y2=s
=s=s(v1-v2)
=sb(v1-v2)·,
∵v1、v2∈(0,c],v1∴v1-v2<0,v1v2>0,v1<,v2<.
进而v1v2<,从而y1-y2>0.
故y=s,v∈(0,c]为单调减函数,
由此知当v=c时,y取得最小值.
综上可知,若≤c,则当v=时,y取得最小值;
若>c,则当v=c时,y取得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