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6.2.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选择
单项选择题
1.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 )
A.锥形瓶?B.长颈漏斗?C.长导管?D.胶头滴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
3.如图中的甲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所指仪器的名称是广口瓶
B.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先a后b
C.甲装置不可以用作实验室制氧气和氢气的发生装置
D.将甲中a换成仪器乙,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中盛放硫酸,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可以制二氧化碳
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断下降,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
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
5.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6.下图是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其中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是( )
A.①③? ? ? ??B.②③? ? ? ??C.①⑤? ? ???D.②④
7.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使用碱石灰(主要成份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
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
8.实验室需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 )
9.下列CO2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效果的是(? ? )
10.实验室制取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
A.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B.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C.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
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需要的玻璃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长导管.
2. A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
A、该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故选项正确.
B、该装置适用于气体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属于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C、该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D、该装置属于固液加热型制取气体,故选项错误.
3. D
解析:A.M是指锥形瓶,故错误;
B.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先b后a,故错误;
C.该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以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也可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故错误;
D.若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可通过控制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以及反应速率,故正确.
故选D.
4. C
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钙,不能使用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本选项错误;
B、关闭弹簧夹,在M中不断加水,水面不下降,且长颈漏斗会形成一段液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错误;
C、使用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原理与启普发生器同,此装置与启普发生器都是通过气体产生的压强来控制反应,故本选项正确;
D、要利用此装置使用水排出气体,则气体不能溶于水,例如氨气就不能用排水法排出,所以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不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故本选项错误.
5. B
解析: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氯化氢气体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氯化氢,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图中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长导管通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6. B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条件是常温,故发生装置选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③
7. B
解析:A、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实验选用的材料如:饮料瓶、眼药水瓶等都是家庭废品,资源利用意识非常好,故A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碱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B不对;
C、由于将石灰石放在了铜网中,不用时可以通过铜网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应停止,故C正确;
D、由于是制取气体,必须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8. A
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时候,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故选A
9. D
解析:要能起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效果,则就是能实现固液分离,A、通过控制弹簧夹,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正确,B、通过控制弹簧夹,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正确,C、通过拉动铜丝,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正确,D、由于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到液面以下,故无法实现固液分离,错误,故选D
10. D
解析:A、应该用双孔塞,一个孔插长颈漏斗,一个孔插导管;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用不到水槽;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加热,用不到酒精灯;
D、实验室取二氧化碳时需用到的仪器有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
课件17张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小Y老师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110202010RH910602YJ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第6章第2节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选择学 习 目 标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收集装置选择的原则。探究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问题思考: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何?
该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怎样收集氧气?依据是什么?温 故 知 新2KMnO4===K2MnO4+ MnO2+O2
2KClO3===2KCl + O2
2H2O2===2H2O + O2 氧气的制取原理:△MnO2MnO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MnO2在常温下催化H2O2分解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以及课本113~114页的材料,小结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思 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考虑以下因素1、反应物的状态(如液态、固态)
2、反应条件(如加热,不加热)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反应物有两种(固体+液体)且不需加热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以下因素
(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2)向下排空气法
2、排水法下列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也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利用代用品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状态:
固体+液体
反应条件:常温二氧化碳的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能与水反应。简易装置
优点:仪器装配简单易操作 复杂装置 优点:方便随时添加稀盐酸想一想:(1)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2)集气瓶内的导管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排出。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以收集到更纯的二氧化碳。可以添加液体药品,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并且可以控制反应速率下图是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说出其中的错误: 1. ; 2. ; 3.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以下锥形瓶中的导管插入到了液面以下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随 堂 练 习小 结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状态:固体+液体反应条件:常温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