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0 09:4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国际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国内: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主要著作: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表现:1.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天津的觉悟社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中,天津青年学生的进步社团。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中的骨干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管易文等二十余名青年组织起来的革命团体,他们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爱国力量开展反对封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改造社会挽救祖国的革命斗争活动。1、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2、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3、1920年9月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表现:2.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他们帮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般糊涂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陈独秀(1920)材料二:先进分子对工人们说:“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那根柱子就是我们工人,顶天立地啊,工人最伟大。”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表现: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10万人120万人195万人1894年1913年1920年工人数量阶级基础:工人队伍和工人运动不断壮大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历史条件 1920年到1923年,王尽美创办《励新》《济南劳动周刊》《晨钟报》《现代青年》《泺源新刊》等多份进步刊物。
他善加运用,大力宣传革命精神。
他的诗作论理深刻、生动清新,
犀利地揭露种种社会不公,有力地唤醒沉睡的劳苦大众。 1921年春天,王尽美等人发起并创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当年7月,作为济南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到上海、嘉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会上,他与毛泽东、董必武等十几名代表共商建党伟业,彼此留下深刻印象。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二)中共一大概况表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一大”部分代表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与会代表:13人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畅想天地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
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何处?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中共二大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
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地 点:革命纲领:时 间:上海1922年7月意 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上海------浙江嘉兴渔船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
1922年7月上海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解放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郑州二七纪念塔三、全国工人运动的解放 观察图片,这个位于河南省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三、全国工人运动的解放林祥谦英勇就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间:
口号:
结果:
意义:1923年2月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林 祥 谦施 洋三、全国工人运动的解放1923年2月4日,林祥谦下达罢工令,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2月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年34岁。教训:中国共产党也认识到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
王尽美像不知疲倦的陀螺。
1923年,他领导建立京奉铁路总工会及山海关分会,先后领导铁路工人、码头工人、煤矿工人罢工以提高工人待遇。后遭反动势力缉捕,被调回山东工作。
1924年,他代表中共济南地委到北京听取李大钊的报告。他马不停蹄、四处演讲,在齐鲁大地上建立一个又一个基层党组织,播下革命火种。
但长期奔波与操劳,蚕食着他的健康。
1925年春节前夕,王尽美与反动势力展开长达3天的大辩论,因疲劳过度吐血昏厥。
——当年2月,根据组织安排正式成立中共山东地方执委会,他是委员之一。
——4月,他与邓恩铭到青岛领导纱厂工人第一次联合大罢工。
——6月,他肺病复发,最终于8月去世。 正是有了无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王尽美们”,才铺就了中国革命胜利、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道路!王尽美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党为民为主义,尽善尽美尽年华。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 1、历史毫无争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伟大的历史转折 D.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2、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人物被誉为 “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他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3.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建立于( )
A.北京 B.广州 C.长沙 D.上海
4、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七大 D. 井冈山会师
5、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7、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他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文学改良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