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战爆发 课件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内战爆发 课件 (共37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0 09: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欢迎走进历史课堂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场景?温故知新丹阳市实验学校 胡凌飞第23课 内战爆发
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第二篇章:和平之殇——内战爆发中国人民 —— 和平、民主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 “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有的各项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祖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谈话摘录共产党 ——力图和平民主“今日的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国民党——企图内战独裁2.国共双方复杂的政治斗争 问题探究?探究一:
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了,但是国民党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战争呢? 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已定,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战争呢?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材料一全国人民要求和平
反对内战情绪高涨材料二国民党运兵占地
也需要时间 抗战相持阶段时,国民党就将大部分军队退缩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坐山观虎斗”,以保存实力,这对抗战后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很不利。二、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共产党身上。一、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假和平
真内战
蒋介石此举的实质???2.国共双方复杂的政治斗争 问题探究?探究二:
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是去还是不去?并说明理由。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不去去如果你是毛泽东,你选择去,还是不去,请说出你的理由。中蒋介石圈套,但可以保自身安全历史真相 “可以去,必须去。”他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涉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记录1、时间:1945年2、中共代表:3、结果:
_____年__月___日
签署《_______》
又称《_______》
毛泽东
周恩来
王若飞会谈纪要双十协定弥天大勇赴重庆代表在延安机场合影
(1945年8月28日)第一篇章:和平之光——重庆谈判1.达成的协议:
①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未达成协议:
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合法地位
1946年1月10日重庆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
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民主人士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与标志?

2.重庆谈判后,蒋介石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国民党军事力量的强大和美国的援助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二篇章:和平之殇——内战爆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坚定了中国人民革命必胜的信心。 主要方式:主要目标:作战原则:3.中共的应对措施运动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47页 蒋介石的战略指导方针恰好相反:依仗自己兵力上、特别是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以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第582页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VS 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
全面进攻被粉碎。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毛泽东转战陕北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粟裕视察前线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资料与国民党战略反攻的机会即将到来!硝烟消散的余思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表1.从国共两党的关系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你得出什么结论?
2.综观国共关系的风云变幻,说说国共两党的关系对当今两岸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 合作成功合作胜利合则两利对抗对抗两败俱伤民族危机内战国家不统一分则两伤相逢一笑泯恩仇携手共铸中国梦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1.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应该是
A.遵义会议 B.西安事变
C.中共七大 D.重庆谈判
2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去谈判的主要原因
A.谋求世界永久和平的局面
B.迫于国内反内战的舆论
C.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力量日益壮大
D.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3.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与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A.爱国、救亡 B. 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 和平、发展
4.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