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父母不同的爱的理解,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阅读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父母不同的爱的理解,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精彩”的事,还是一件“糟糕”的事呢?2.助读资料:走进作者:巴德·舒尔伯格: (1914-2009) ,国际知名编剧、作家,由巴德·舒尔伯格担任编剧的好莱坞影片《码头风云》最为人知晓,该片的领衔主演是马龙·白兰度。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7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父母不同的爱的理解,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成长为一名大作家。8.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可以分为“童年的故事”、“长大后的认识”和“成年后的认识”三部分。四、品读释疑1.你是如何理解父母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的?2.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能否理解呢?他有什么表现?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从“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慈祥的,很爱他的母亲。3.作者听了母亲的赞许后他又有什么反应呢?“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迫不及待”“立刻”极为准确地写出了“我”当时想让父亲看到“我”写的诗的迫切心情。4.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认真誊写诗、描花边、把诗放在显眼位置,表现出了“我”受到母亲赞扬后的喜悦和自豪,并渴望得到父亲称赞的迫切心情。5.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1)三个关于时间的词语单独成句,说明了“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突出了“我”盼望父亲回来的急切心情。(2)但是,作者父亲看到诗后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6.“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1)“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第一次写的诗的评价,这与前文母亲的“精彩极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扔”字表现了父亲对“我”这首诗的不屑,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父亲。(2)这句话说明巴迪当时写的诗怎么样?不怎么样,质量很差。听到父亲这样的评价,小巴迪当时有什么表现?7.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我伤心、难过、失落到了极点?8.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不得不”双重否定,说明了巴迪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9.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1)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一是“ 我” 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个方面,所以“我”是多么幸运。(2)除了感到“幸运”,“我”还有什么样的认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句话说明了作者虚心接受了父亲的批评,并把它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10.“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你赞成这样说法吗?为什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11.拓展: 请同学们回忆父母、长辈、老师对你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精彩极了”代表着父母、长辈、老师的赞许、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代表着父母、长辈、老师的批评、提醒,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的爱,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二者都是希望我努力奋斗,取得好成绩,二者的共同出发点都是爱。五、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 父亲和母亲对这首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得到了感悟。表现了父母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3.课堂小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童年的时候创作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却得到了母亲和父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这件事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同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4.主题延伸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老师表扬、鼓励或批评过的故事,讲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六、课堂拓展推荐阅读:《秋天的怀念》《爸爸的教育》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