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19 19: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学习目标1. 了解萍浏醴、安庆、广西、广州起义的概况;
2. 掌握武昌起义的史实;
3. 记住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6分钟)1.阅读教材42—45页,完成“自主学习”填空;
2.将导学案的知识点在书上进行勾画、批注。《杂文月刊》刊登过一篇《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革命志士的奋斗 01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蔡绍南第一次失败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  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提前爆发,正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捕。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蔡绍南第一次失败浙皖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浙皖起义徐锡麟(1837—1907),浙江山阴(绍兴)人,字伯荪。光复会员。曾游历日本。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宣传革命排满,暗中积蓄革命力量。1906年再次游历日本,回国后,捐资为道员,在安徽任巡警处会办,与秋瑾策划皖、浙同时起义。1907年7月在安庆起义,失败后被杀。 浙皖起义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 士,原名秋闺瑾,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蔡绍南第一次失败浙皖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失败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 兴黄花岗起义1911孙中山黄 兴影响最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林觉民等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 改名为“黄花岗” ,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黄兴喻培伦林觉民黄兴绝命书林觉民《与妻书》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材料研读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武昌起义 02起义地点湖北武昌起义结果占领武昌城,首义胜利,成立了军政府。起义影响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起义原因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 一半以上宣布独立武昌起义的过程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诩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黎元洪知识拓展革命潜伏着危机狭义辛亥革命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武昌起义(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广义辛亥革命的概念说说你是怎么评价“辛亥革命”?(2min)进步性:(1)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合作探究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4.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5.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主力:湖北新军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辛亥革命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火眼金睛 为纪念辛亥革命106周年,某中学生创作了下面一段小品,请你帮他修改:

1912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革命党人在一夜之间占领了武昌,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都督。
1911黎元洪本课推荐电影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