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学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阶段性检测
地理问卷
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如右图(图中行星大小并不表示行星的体积)所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为中心,排列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了“十字连星”状。回答1~3题。
1.太阳之所以成为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根本原
因是
A.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均绕太阳公转
B.太阳能自己发光
C.太阳居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D.太阳有巨大的质量和体积
2.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地球与木星相比
A.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圆形
B.两者都是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比木星大
D.地球表面温度比木星低
4.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体系统的成因是天体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B.天体系统是有层次和级别之分的
C.天体系统是由物质组成的
D.天体系统中有的天体运动有的静止
5.关于河外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系统 B.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
C.是分布在银河系外围的天体系统,从属于银河系
D.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
6.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月系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7.下列各种天体中,太阳系中缺少的是
A.恒星 B.流星体 C.彗星 D.星云
8.小行星带位于
A.地球轨道与水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木星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土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
9.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有“巨行星”之称的两颗星是
A.水星和金星 B.木星和货星
C.土星和木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10.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合适温度,这主要取决于
A.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
B.日照条件长期比较稳定
C.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
D.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致热
11.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辐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水能、核能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D.太阳放出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成为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1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可见光区 B.红外区 C.紫外区 D.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紫外区
13.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
B.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磁暴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色球层上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14.下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此日之前,北半球昼长夜短。此时通过地心与P点正相对的另一点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1日0时 B.3月21日12时
C.9月23日0时 D.9月23日12时
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9-20题。
1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16.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的结果
B.地球公转轨道不是正圆形
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角
D.太阳对地球的巨大引力造成的
17.甲地(30°N,50°E)昼长16小时,乙地(30°S,50°W)日出的地方时是
A.4时 B.5时 C.6时 D.8时
读右图,回答:
18.若D点所处经度为116°E,与116°E经线共
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4°E B.64°W
C.116°W D.180°
19.下列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B.杭州和北京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C.北纬30°和北纬50°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同
D.线速度大的地区角速度大
20.下列有关地方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B.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D.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早于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21.已知北京的经度是116°19′E,北京的地方时比兰州市早49分44秒。兰州市的经度是
A. 11°52′E B. 153°10′E C. 103°53′E D.128°54′E
22.下列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
C.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3分56秒
D.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地球要多转59秒
23.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
24.关于区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时与地方时相比,使用起来要便利得多
B.同一时区内的区时与地方时相比,最多相差1小时
C.区时与地方时相吻合的地点在每一时区的中央经线上
D.相邻两时区之间区时相差1小时
25.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八区的地方时 B.120°E的地方时 C.北京的地方时 D.116°E的地方时
26.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1恒星日 B.1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3时4分56秒
27.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
的是
A.拜科努尔(46°) B.库鲁(5°) C.酒泉(40°) D.肯尼迪(28°)
28.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面光照图正确的是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和“全球昼夜分布图”,回答下题。
29.若昼夜半球的划分如右图所示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大概位于左图中的
A. ③ B. ⑤ C. ⑥ D. ⑦
30.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1.你现在进行阶段考试(10月中旬)的时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32.地球位于近日点时
A.角速度快,线速度慢 B.角速度快,线速度快
C.角速度慢,线速度慢 D.角速度慢,线速度快
33.在地球上,一年中每天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地方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D.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34.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 N B.21°S C.50°N D.89°S
35.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图中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36.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为
A.地心 B.外核 C.内核 D.软流层
37.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B. 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
C.在莫霍面,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D.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
38.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
C.先颠簸后摇晃 D.上下颠簸
39.岩石圈与地壳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有
A.地壳囊括岩石圈
B.岩石圈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地壳和岩石圈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D.地壳和岩石圈在大洋底部均呈不连续分布状态
40.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1.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年重合两次 B.每年重合一次
C.永不重合 D.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42.如下所示四幅图中,所注日期和图形相符合的是
43.下列日子中,我国各地昼最长的一天是
A.“五·一”国际劳动节 B.“六一”国际儿童节
C.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D.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4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南方气候更湿润
45.赤道上
A.全年昼夜等长 B.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全球各地最大的
C.地转偏向力最大 D.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46.有关地球上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温带地区
B.凡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够达到90°,那么此地一定在热带
C.6月22日是北半球热、温、寒带白昼最长的一天
D.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年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47.当黄赤交角为20°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小 B.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C.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D.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
48.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
A.地球自转 B.公转时有时距太阳近,有时距天阳远
C.黄赤交角的存在 D.自转时,地轴永远对着北极星
49.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
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
D.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比南极地区有时多有时少
50.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5分)
(1)图中行星A是____(行星),属于____行星;
B是____(行星),属于____行星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与___轨道之间
(3)九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下列哪个部门无需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或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5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在左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
(2)左图是____(日期)前后的地球光照图,此时南半球是____季,
对应在右图中的位置是____
(3)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时,D点的昼长是____小时
(4)A、B、E、F四点的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
(5)此时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
(6)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这一天,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这一天以后,南半球的白昼将变____
(7)表示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① C.②→③→④ D.④→①→②
(8)①、②、③、④四点中,地球公转较快的是____
53.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此图表示____(日期)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点钟
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昼长是____小时
(3)若H的纬度是30°,则此日H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
(4)太阳直射点的的地理坐标是____
(5)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____和____
54.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圈层名称:A____、B ____、D____、E____
(2)某波音飞机起飞后不久就遇到了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
在这种情况下该飞机应该__(向上或向下)避险,理由是____
(3)①界面是____②界面是____。E的外层处于____(相态)
(4)C层厚度不均匀,下列地区中该圈层最厚的是( )
A、青藏高原 B、太平洋 C、西欧平原 D、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