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26) 第13周
课 题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课 时 1
班 别 2.1 2.2 课 型
时 间 教 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4、尝试制作米酒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难点 制作米酒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预习内容:10分钟内完成以下预习一、围绕目标,阅读教材84-86页图文资料及练习册 ,搜集有效信息,勾画知识点并形成自己的知识,同时记下你的疑点。 二、(合作交流,记录小组观点) 1、结合教材84页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结合教材86页观察与思考内容组内完成3个讨论题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2分) 自学指导 合租探究(8分) 作为清洁能源,沼气的原料是废弃物的人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杆,为什么 它们在沼气中能产生沼气呢?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4、尝试制作米酒过程出示预习提纲:1.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及预习提纲认真阅读教材84-86 页中的图文资料,有效自主学习2. 预习检测1.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含有的酶能将 转化为 。 2.制作馒头和面包需要的微生物是 ,它能将 转化为 和 ,产生的 气体,是面食变得疏松多空。 3.制作米酒需要的微生物是 。 4.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这些生物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所以,食品保存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 。 思考后回答 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预习内容自主阅读教材用笔勾画知识点和存在的疑点 根据自学内容回答 强化记忆 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记录小组观点,达成共识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8分)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8分) 出示合作探究题:预习内容二 组织学生根据各组所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并对学生展示的成果适时进行评价 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以下问题并适时进行精讲点拔 1. 曲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馒头、面包都是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出来的,我们吃的时候,怎么没有酒味? 2.为什么制作米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 3.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 4、你知道食品保存有那些方法?(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上分析,它需要什么,就控制什么) 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记录小组观点,达成共识 小组内展示,互相质疑、评价 针对疑问进行学以致用,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小 结 提 升 通过本节学习能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等方面的利用。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尝试制作米酒
达 标 检 测 8分 1.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 ) A、糨糊能够止血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 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 2.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D、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3.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可作为细菌“食物”的( ) A、无机盐 B、有机物 C、重金属 D、矿物质 5.在冬季制作甜酒时,当糯米饭与酒曲拌匀装入容器后,要放在暖气旁,这是因为( )A、制作甜酒需要高温 B、制作甜酒需要一定的温度 C、暖气有帮助发酵的作用 D、暖气旁不利于杂菌生存 6.阆中的保宁醋厂在制作食醋要用到 菌,它是把 转化为醋酸。
布 置 作 业 做练习册中本节的相关习题
板 书 设 计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案(27) 第14周
课 题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课 时 2
班 别 2.1 2.2 课 型
时 间 教 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关注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难点 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预 习 内 容 及 学 法 指 导 一、(阅读教材86-87页中的图文资料5分钟内完成以下问题) 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 。青霉素是从真菌 中提炼出来的。 2.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作为燃料用于 、 、 等, 二、(合作交流,记录小组观点) 1.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有什么关系? 2. 细菌在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中有哪些作用?
学 习 过 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2分) 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8分) 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8分) 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8分) 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2.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3.举例说出常见的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 1.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2.关注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出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及预习提纲认真阅读教材 87页中的图文资料,有效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小组内完成预习内容二 组织学生根据各组所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并对学生展示的成果适时进行评价 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释以下问题并适时进行精讲点拔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 思考后回答 明确本节学习任务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预习内容自主阅读教材用笔勾画知识点和存在的疑点 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记录小组观点,达成共识 小组内展示,互相质疑、评价
教学流程及时间 教师行为(活动) 学生行为(活动) 二次备课
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为什么要选择大肠杆菌? 针对疑问进行学以致用,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小 结 提 升 通过本节学习能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并关注细菌和真菌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达 标 检 测 8分 1.下列物质是抗生素的是(多选):( ) A红霉素 B青霉素 C胰岛素 D链霉素 E肾上腺激素 2.在污水处理中,有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利用污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生存,将有机物分解为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3.判断:(1)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甬不同的种类() (2)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4.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抗生素能杀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一边早日康复 D、抗生素虽然能够治病,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布 置 作 业 做练习册中本节的相关习题
板 书 设 计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