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第一课时气温和降水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即使是夏季,也是早晨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从藏袍的穿着上,你能体会到气温的变化吗?1. 气温的测定 气温的概念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一般用 ℃ 表示。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定的。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观测。 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2. 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4就得到了当天日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12就得到了当年的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相加并除以当月的天数就得到了当月的平均气温。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四次测量时间。2.算算这一天的平均气温。2时、8时、14时、20时。(3+6+15+12)÷4
=9℃日平均气温:
四次观测结果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
各天的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一天中,气温有怎样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的时间变化最高气温: 出现时间:最低气温: 出现时间:31℃24℃14:0004:00气温日较差是: 31 – 24 = 7 ℃2. 气温年变化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一月,南半球出现在七月。3. 气温年较差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哈尔滨
与广州
相比,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哈尔滨24-(-20)=44℃28-14=14℃气温变化曲线图的读图技巧 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可以了解该地气温的年变化。
读图要点如下:
1.横坐标表示月份;
2.纵坐标表示气温值;
3.读气温最高、最低值及其
出现的月份;
4.读曲线变化的幅度或趋势。等温线的概念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思考:如何阅读等温线图?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等温线像这样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据,分别找出1月等温线和7月等温线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别找出1月等温线和7月等温线密集的区域与稀疏的区域,分析其中的气温变化情况。 陆地上等温线密集,海洋上等温线稀疏。 (3)试分析1月等温线和7月等温线的分布状况。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全球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 (2)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变化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吗? 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3)用简单的语言试着归纳一下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范围。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山顶的气温应该是2℃ 东东暑假计划到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雪山山脚海拔2596米处气温是20℃,海拔5596米的山顶上气温大约是 ℃,你能建议东东带些什么衣服吗? ①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目标1]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如图所示是某观测结果,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察结果(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C 2.[目标2]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D.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
3.[目标3]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温变化小
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
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B D 气温及其变化气温的概念气温的测定平均气温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温线等温线的概念等温线的判读方法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的垂直变化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谢 谢第二课时气温和降水沙漠、雨林,世界各地干湿迥异。究竟是如何分布的?降水的概念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雨雪霜雾露水冰雹水滴降落,形成降雨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气象台(站)用雨量器来测量每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的多少。测量降水量时,将雨量器中的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的降水量。一个月内降水量的和,就是该月的月降水量。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测出一年的年降水量。通常用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年变化。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用现代自动记录仪的方法来记录降水量的多少。 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等级。 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降水的时间变化例如:北京的年降水量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单位:毫米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降水量柱状图的读图技巧 读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可以了解当地降水量的变化。
读图要点如下:
1.横坐标表示月份。
2.纵坐标表示降水量的数据。
3.读降水量最高值、最低值及其
出现的月份。
4.分析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状况。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月、7月、8月。12、1月、2月。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少雨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 1.绘出横坐标,平均分成12等份,并标注月份。
2.绘出纵坐标,在纵坐标上标注气温和降水量的刻度及单位。
3.标示出每个月份的平均气温,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气温曲线。
4.根据每个月份的降水量值绘出相应的柱状图。
5.标注图名。降水的空间分布 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读图,分别比较A地和B地、C地和D地年降水量的差异。A地(低纬度)比B地(高纬度)年降水多;
C地(沿海)比D地(内陆)年降水多。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大概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多在500毫米以下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于沿海地区,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④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②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目标1]关于降水形成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
B.有凝结核。
C.云滴增大到能够降落到地面。
D.只有在海洋上才能形成降水。
2.[目标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 )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季节分配 D.日变化D B 3.[目标3]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两个点,降水量( )
A.一定不相等 B.一定相等
C.不一定相等 D.无法确定
4.[目标3]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C.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B D 降水及其变化降水的变化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时间变化降水的分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等降水量线绘制和判读降水量柱状图谢 谢